当石柱“玩牛”邂逅大足牧牛图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共舞
石柱土家族妇女正在进行“玩牛”表演。
新渝报讯(记者 谭显全 文/图)11月17日,宝顶山石刻牧牛图造像现场热闹非凡,宛如一颗文化明珠在时光长河中闪耀出独特光芒,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在此激情上演。“001号讲解员”张国立携手青年演员蔡文静、主持人龚韵熹和节目组一行人员齐聚于此,共同见证石柱土家国家非遗“玩牛”与大足石刻牧牛图的奇妙交融。
活动现场,三位来自石柱土家的妇女身着传统服饰,精神抖擞地开启“玩牛”表演。那头道具牛在她们的操控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牛儿时而低头专注地吃草,细嚼慢咽,仿佛在品味着大自然的馈赠,那悠然自得的神态,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田园之中;时而伸长脖子大口喝水,那畅快淋漓的模样惹人喜爱,水珠飞溅间尽显生命的活力;突然间,牛脾气上来了,前蹄刨地,尾巴甩动,倔强地昂起头,活脱脱一头真实又任性的牛,这突如其来的“脾气”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这一连串逼真的动作,与大足石刻牧牛图中的场景一一对应,仿佛将千年前的画面鲜活地呈现在众人眼前,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艺术创造力。
石柱土家“玩牛”作为国家“非遗”,起源于古代自然崇拜,承载着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美好祈愿。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更蕴含着农耕历史、舞蹈、民间音乐、文学艺术等多重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此次“玩牛”走进大足石刻牧牛图,意义非凡。它不仅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千年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内涵;通过嘉宾们的亲身体验与深入交流,激发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与关注。在直播的助力下,这场文化盛宴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