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美玉之约 ——写在大足石刻文创艺术周暨玉石投标交易系列主题活动举行之际
2019年11月,大足区设立了大足石刻文创园。
也就是在那时,以弘扬石刻文化、传承雕塑技艺、振兴文创产业为“基”的一坛好酒正式开始酿造,定下了逐梦未来的美好约定。
岁月不居,九转功成。
2024年12月,时隔五年,这坛“好酒”正式出窖——
引进中国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雕刻艺术文化产业园、大足美学国潮珠宝产业园等20多家重点企业,协议引资57亿元。
截至目前,65家企业签约入驻,实现累计投资53亿元,修建标准厂房34万平方米以及10万平方米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基本形成包括大足石雕、大足玉雕、大足铜雕、大足木雕生产的雕刻类产业体系以及石材加工产业体系。
2024年1至9月,大足石刻文创园实现工业总产值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解决就业人口1400余人。
获评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设计赋能基地、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荣誉称号,并列入重庆市重大项目、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重庆市“十四五”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酒”香浓烈,芬芳扑鼻。今日举行的大足石刻文创艺术周暨玉石投标交易系列主题活动,正是大足石刻文创园让大足石刻走下崖壁,服务当代的务实之举。这坛“好酒”,开得正是时候。
(一)
都说大足有“三个千年”。
一是千年石刻。大足石刻造像有144处、5万余尊,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美学元素,对文创和珠宝等产业而言,是一座被严重低估的“创意宝藏”。
二是千年五金。大足五金与大足石刻相生相伴,从开山凿石的匠作工具,到农耕烹煮的生产生活用品,再到金戈铁马的实战兵器,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西部五金之都”。
三是千年州府。大足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取“大丰大足、丰衣足食”之意,晚唐至两宋近400年间,大足一直是川东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诗人沈立在《海棠记》中讲到“天下海棠本无香,惟大足海棠独香”,因此大足又称“海棠香国”。
正是在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下,大足石刻文创园应运而生。文化的交汇与艺术的碰撞,灵感迸发,新的创作绽放。
我们看到大批数字文创、文旅农旅企业前来“安家”,大国工匠张建奎,天津“泥人张”传承人陈毅谦、玉雕名家于雪涛、东阳木雕代表人物黄小明等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纷纷入驻,千年文化通过艺术作品、文创工艺品在当下“活”了起来。
我们还看到,大足石刻文创园将大足石雕产业作为园区的立园之本,引进一大批大足雕客在园区从事石雕工艺品创作。
41岁的苏中明在初中毕业后就成为一名大足雕客。园区成立后,他在园区注册成立爱刻雕塑有限公司,自己当上老板,今年企业的年产值有望达到2000万元。
42岁的女性雕刻师向永霞此前一直在成都承接城市园林景观工程,2022年回到家乡大足,在园区开办重庆大峰园艺有限公司,为大足石雕产业发展助力。
目前,园区正以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和川渝福家居文创产业园为抓手,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石材加工和交易中心,推动石雕石材产业向高端化、文化艺术方向发展。目前,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已投入运营企业37家,近期将投入运营企业50余家。
(二)
在大足石刻文创园帝师广场上,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玉王”。
“玉王”是一整块岫玉,长6.5米、宽4.5米、高3.5米,重107吨,不久前刚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玉佛山“南迁”安家大足,凭借大块头成为当之无愧的“玉王”。
“玉王”身后就是大足美学国潮珠宝产业园,园内大足玉石珠宝展销中心对外开放,重点展陈展销10000余件珠宝玉雕产品,各种形象生动、光彩照人的玉雕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用玉石雕刻出的《生命礼赞》——700多道中外美食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石雕、玉雕太精美了。这里真是艺术品的王国,让人看到了雕刻工艺的无穷魅力。”来参观的游客个个赞不绝口。
今年10月,“大足金”“大足玉雕”亮相2024珠宝产业资本论坛,论坛上还举行了第二届“大足美学杯”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启动了第三届“大足美学杯”文创设计大赛。
根据《重庆市加快推进珠宝玉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到2030年,初步形成“1+3+N”的产业布局体系,全力推进重庆(大足)珠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方案部署,大足石刻文创园将从以下方面发力。
建设大足玉雕设计加工基地。基地一期启动5000平方米,建设玉石原料仓储中心、毛坯玉料批发市场、玉雕数控雕刻基地、玉雕人才实习实训基地、电商物流基地。现已成功签约辽宁鞍山玉矿企业,运抵岫岩翠玉、花玉、和田玉等500余吨,也门进口玉矿石陆续运抵园区,引进数控玉雕机、自动切割抛光机等设备500余台;建成大师工作室玉雕馆,布置玉雕展品300余件,开馆以来接待客人120余批次。
全力推动中缅经济产业合作。引入迪拜玉、缅甸翡翠、索马里兰玉等交易企业,印象缅甸展区已完成装修并投用,后期将引入腾冲QIC中心、镇平直播团队开展网上销售,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加快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等16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学研创实训基地,组织高校师生团队深入园区长期开展就业实训、创业孵化、创意作品转化等合作,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三)
刚刚“诞生”五周年的大足石刻文创园,他的步伐十分坚定——
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中国唯一、世界知名”的雕塑艺术小镇。立足传承、拓展、创新、提升,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近段时间,不少旅行社纷纷来到大足石刻文创园接洽,准备开辟工业旅游线路,让游客参观欣赏雕刻文创作品,进行文创艺术品消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足石刻文创园的文创精品众多。如园区企业充分挖掘以大足石刻文化元素开发的《大足狮》《大足小工匠》手办,分别获2022年、2023年中国工艺美术文创大赛金奖。
基于近年来文创产业良好的基础,大足石刻文创园正抢抓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风口”,以数字化赋能新业态,全力推进数字文创产业发展。
“我们加快推进数字文创产业园建设,探索一线城市产品研发设计、园区加工代工的生产模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数字文创加工园区。”大足石刻文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园区已注册9家数字文创企业。
同时,大足石刻文创园还加快培育数字文创技能人才,提升数字产业人力成本优势。结合玉雕和手办制作,开展川渝现代师徒制试点;推动荷马教育与重庆健康职业学院共建艺术学院,去年9月以来,已招收368名高职学生。
在今日举行的大足石刻文创艺术周暨玉石投标交易系列主题活动,最大的亮点是投标来自国内外200余吨玉石原料。这些玉石原料,每一块璞玉都是未被开发的宝藏,等待着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以玉载道、以玉传声、以玉化人。
大足石刻文创园,也正如玉石原料一样,虽小露锋芒,但未被全部开发,也期待着更多“能人志士”前来“雕琢”,带动石刻文化的活化与转化,成为促进大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记者 陈龙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