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医疗机构有序应对
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采集核酸样本。记者欧柚希摄
本报讯(见习记者熊敏秀实习生赵元元)2月8日是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由于不少企业、单位要求员工返足复工前需提交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自大年初六开始,全区各医疗机构检测人数达到了高峰。
记者在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当前核酸检测的主要人群为节后复工复产复学的返足人员,从初三开始,该采样点日检测数超过800人,其中检测高峰出现在初七,日检测量达到了1344人次。
据区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何磊介绍,区人民医院作为目前全区唯一一家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的医疗机构,为应对检测高峰,做好了相应预案,对核酸采集对象实施分类管理、分级服务。行程卡为绿码的市民在西亭检测点、行程卡为黄码的市民以及重点关注人群在东亭检测点、就诊需提供核酸检测结果的市民在住院部检测点、发热病人在发热门诊检测点分别进行检测。
区人民医院共有3台快检设备、7台提取仪、8台扩增仪,保障核酸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该院还配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核酸采集、检测队伍,尽可能减少市民的排队等候时间。
目前,全区在各乡镇医疗机构均设有核酸检测点。“有采样需求的市民可合理选择检测点提前预约,按照预约时段到场采样,尽量减少现场人员聚集。”何磊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