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专题>重走小川东道漫记>详细内容

跃马寻宝藏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09 10:41:24 浏览次数: 【字体:

  老天爷好像是要考验我们的决心或意志,到石马镇走小川东古道那天,从上午到下午,天下着瓢泼大雨,我们车从九顶山下起步,小车走到一半就上不了山,没上扎营坳就只好步行。一身湿透好几次,不晓得是汗水还是雨水。石马镇,治东15公里。幅员51平方公里。宋属陔山乡,清属福元里,玉峰里。石马真是一个大宝藏,小川东道遗迹有古马跑场,石门山摩崖造像、石盘寨、九顶山岩墓群、建福寺、马跑天主教堂和唐赤英故居等。
  雨下小了,我们上了石门山。石门山上有逾150年的黄葛树和五棵树龄为130年的黄连木,但是对于小川东古道来说它们还都年轻。
  石门山石窟,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因其山势如两巨石夹峙如门故名。石窟海拔374.1米,刻像崖面全长71.8米,崖高3.4米—5米,石门山石刻沿岩造像,分布在圣底洞和陈家岩两处,主要集中在圣底洞,共12龛窟。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镌名。石门山上雕刻的石刻或仙或释、或诸鬼神、居于一区,皆玲珑万状,鬼斧神工,精妙绝伦。如第二号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 (下转2版)(上接1版)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第6号十圣观音窟左右石壁上面雕刻有十尊脚蹬莲台站立的观音像,左壁观音身穿圆领宽袖荣衫,戴耳环,环下垂缨;右壁观音皆上身半裸,双耳垂铛,肩围荷叶边短披。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结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如道教的东岳世家,佛教的药师佛龛、水月观音龛、释迦佛龛。
  下午,我们到了石马天主教堂,它又叫真原堂,教堂是公元1865年,法国传教士在今石马镇太平社区修建的一座天主教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足爆发余栋臣反洋教第一次武装起义,经堂被起义军焚毁。1904年建,利用清政府赔款建成主体真原堂,1909年建成钟楼;此后,陆续建成办公及居住用房而成现有规模,是今重庆市最大的一座西式天主教堂。教堂为砖、石、木结构,坐南向北,北面为街道,其余三面为崖壁。马跑天主教堂面积20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森林面积150亩。教堂钟楼高36米,系天主教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正经堂层高18米,面积680平方米,堂内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系教友朝拜祈祷天主的主要场所;教堂内有水池、平房、木楼、地下室、来宾楼、楠木园齐备,教区内有上天之门、钟鼓楼、圣母殿、永经堂、传教堂及神父、教友居住房屋等场所。其中钟鼓楼、正经堂、圣母亭最为著名。建筑厅堂高大、宽敞,显得庄严神圣,其庭园清幽别致。教堂是目前大足区保存最大的一座天主宗教建筑,在大足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大足人民反抗洋人教会的历史见证,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宗教价值。
  雨仍然在下,但是到英雄唐赤英的故居是通车的,从石马镇出发,十多分钟就到了。
  百年前的唐赤英故居坐落在月塘湾唐家坡下,一正两环,三合院全穿木结构建筑,板墙墙体。三合院正房三间,约140多平米。正堂屋立有“香火”,设有“天地君亲师”之牌位,两壁分别挂有“医者仁心”和“耕读传家”牌匾,这种“济世救民”思想对少年的唐赤英有着莫大的影响。
  正房右面有耳房约30平米,系饭堂屋。正房左面与厢房相望,形成过道通向后院和后山。
  右厢方后面有一牛圈,唐赤英小时放牛归来,还在旁边举“石锁”“劈树桩”练武,所以人们把下面那口井叫为“武井”,另一个井因为在学堂屋一边,自然就叫“文井”。
  “学堂屋”在进朝门右面小山上,左厢房也可通达那里。“学堂屋”是胡、唐两家联合办的,是唐赤英当年念过书的地方。
  “三合院”的中间是一个晒坝,整个房屋内部与坝子都是石板铺地,坝子前面有一排小石条可护着坝子内的粮食不被风吹掉,坝口在正前,有一对石麒麟,与小石条组成腰门。下坝子有三梯石阶,石板路径婉延向左延伸,至“朝门”。
  “朝门”是两分水的木石结构。底座是石磴,上面是木柱,朝门雕有花格纹。朝门八字开,形成一种开阔的气势,给人以宽阔的胸襟,浩瀚的情怀;八字开,形成一种海纳百川、财源滚滚之形势,那是唐家世世代代之夙愿。
  “朝门”外仍是约两米宽的石板小路,路下面是两米多深的“月塘”,形弯如月,水平如镜。那是灌溉用水也是唐赤英画画的地方。有人说这里只有“月亮”,缺了“太阳”,唐赤英当年就梦想画一个照亮世界的太阳。
  “月塘”外是一条通往拾万场的“将军路”,远处望得见神秘的笔架山。所以民间有传:这里将出一位能文能武的将军,他的功绩定会是一轮黑夜里指引道路、照亮别人前行的明月……
  任凭时光老去,“月塘”还如将军一样忠诚,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她都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乳汁灌溉给月塘湾山上山下的粮田,那一架架唐赤英将军少年时踩过水的水车,至今还讲述着英雄的故事——
  1903年,唐赤英出生在现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新立村的唐家的祖屋,唐赤英在家族中排行第四,父母最初给他取名为世焕。他自幼志向高远,在就读万古大雄寺高等小学堂时,他经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混乱的局势,从而萌发了救国的壮志,于是毅然改名为唐赤英。在西南公学时期,他更分外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与同学谈到如何报效祖国的时候,他的主张是:学习军事技术,反击侵略,抵御列强;也可以学习军械制造,生产枪炮,现固国防。
  1923年,唐赤英从西南公学毕业,按照父母的愿望于当年结婚。婚后不久,便打算外出求学,去了武汉,在那里接触了革命思想,1918年就读重庆公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2队。毕业后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1927年被派往苏联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与刘伯承同班,唐赤英任中共支部书记,刘伯承为委员,毕业后回国。
  1931年3月由中共中央派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红三军代理政治委员。4月任中共湘鄂边特委。9月在上海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作《关于湘鄂西军事工作报告》。10月任中共红三军前委委员。11月兼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校长。参与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领导根据地武装斗争。
  1923年先后任红三军参谋长、洪湖警卫师师长,参与指挥湘鄂革命根据地第三、四次反“围剿”战斗。洪湖苏区被敌占领后,与军长贺龙率红三军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到湘鄂边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在其“肃反”中,被诬陷。在长途转战过程中,夏曦搞第二次“肃反”。1932年10月,以“改组派头头之一和王一鸣(红三军第七师师长)一起准备在襄北叛变”的罪名逮捕了唐赤英。
  1933年初,唐赤英在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毛坝被迫害,含冤离开了人间,年仅30岁。1945年中共七大前夕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大雨对于伤感的人来说是不断的愁绪,而对于我们这群寻宝的人来说,是洗涤心灵的源泉。
  不论是石马镇还是大足区,千年的石门山石窟,百年的马跑教堂,秀丽的跃进水库,加上壮丽的红军将领唐赤英才是一幅完整的人杰地灵的图画。回到家,我抄录了一首小诗:
  如果没有人带路
  我想,我是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
  即便知道它的存在
  却也无缘如此近距离的和它亲密接触
  去了解它、去发现它
  (未完待续)(西窗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