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递员的“逆行记”

刘川搬运自己负责片区的包裹
编者按:
疫情当前,在大多数人宅在家中时,却有一些人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他们的默默付出,保障大家日常必须的生活需求,维持城市的整洁和卫生。他们本身平凡,却在非常时期,因为坚守而伟大。近期,本报将聚焦快递员、环卫工、保安等平凡岗位的工作人员,记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他们坚守工作岗位的故事。
一个投递员的“逆行记”
2月5日下午4点,大足邮政分公司城区营业部,一辆满载2000余件快递包裹的运输车缓缓驶入分拣中心。受疫情的影响,这班车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投递员刘川和十余个同事早已等候多时。
刘川今年30岁,家住经开区,从事邮件投递工作已经6年,负责行政大厅到政府片区快递包裹的投送。
为了方便工作,刘川在大足城区租了房子,妻子作为全职家庭主妇,主要负责照顾5岁的女儿。春节期间,妻女回了经开区,刘川白天在大足城区工作,晚上回家和家人团聚。
“这段时间我让他们不要出门,还好,平时爱玩的女儿现在也很听话,也不吵着出门玩耍。”几个工人将货物放到传送带上,刘川一面挑选,一面说。他带着口罩,透过眼神能感受到几分欣慰的笑意。
刘川将自己负责区域的包裹选出,把它们放到一旁,数了数,大大小小的包裹大致有80余件。这是当天运送的第三批包裹,也是最后一批。
疫情发生以来,大足邮政分公司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所有工作人员要定时测体温,包裹也要全面消毒。包裹消毒后,刘川将它们一一搬上送货的邮车。
下午5点20分,他的邮车驶出分拣中心,前往投递的第一站蓝湖丽都小区。
一路上,街道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人影,平时拥堵的路口也格外畅通。整个城市异常安静,仿佛还未从昨夜的睡梦中苏醒。
“……你好!你有一个包裹到了,请你来拿一下。”到达蓝湖丽都小区正大门,刘川熟练地掏出手机,按照包裹上的电话,一一拨打。他站在邮车旁一动不动,与路上一两个匆忙赶路的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段时间寄件和递件业务还是很多,受疫情影响,很多包裹得不到签收。小区还好一些,特别是门市,因为没开门,基本上都要转投。”刘川说。
蓝湖丽都小区大,包裹多,分两个门投递,正大门投递点负责投送附近楼栋的包裹,剩下包裹得到后门投放点。
刘川不断拨打取件人的电话,期间有人前来取包裹。
半个小时过去,直到他打完所有电话,还剩下十余个包裹没有签收。刘川也不急,他站在原地抖了抖脚,带了手套的双手不停摩擦取暖,耳朵上的冻疮已经结痂。
“特殊时期,小区不允许快递进入。投递包裹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都能理解。”刘川说。
送完蓝湖丽都的包裹,刘川重新启动车子,接着又去到香山印象。之后,他又去了石都虹景豪园、朝阳世纪城、人和花园……
打电话、等待、签收,不断重复。等到最后一个包裹送出,已经是晚上8点半,街道空无一人。此时,电话铃声响起,女儿用妻子的手机给他打了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去,爷爷奶奶还有妈妈都在等他吃饭。女儿还“嘱咐”他,回家千万别忘了消毒。听着女儿一副“小大人”的口气,刘川哈哈一笑,说知道了。
“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让所有的一切都恢复平静。”刘川说。
将邮车放回公司,他换好衣服,骑着摩托车驶向经开区。寒风从耳边刮过,吹在脸上冰凉,但心里却很温暖。此时的他终于不用逆行,一心只想着回家。
记者手记
疫情当前,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快递小哥无法进入小区投递,这使得快递员投送效率比起从前要慢很多。有的快递员甚至在寒风中等一个多小时来投递一个包裹。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得物资。但他们也有家庭,家人也盼着他们能早点下班,回到家人身边。所以,希望取件人在收取包裹的时候,能多一些理解和感谢。同时,希望所有快递小哥做好防护措施,在工作的时候别忘了自身安全。本报记者毛双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