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90后”警花
按照春节前排定的轮休计划,1月13日,龙滩子街道派出所内勤民警胡月涵开始值班。本来盼望着1月28日值完班后,能好好地过个春节,洗去一年来的疲劳。谁知1月24日,市公安局下发了全市公安系统取消休假的命令。26岁的胡月涵在岗位上,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胡月涵抽不开身,她在邮亭镇派出所上班的老公更离不开工作岗位。作为一个双警家庭,不满2岁的女儿一直缺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可是孩子的奶奶也是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随着形势的严峻,奶奶也前往发热门诊支援。一家五口人中,三人都冲上了防疫一线。年幼的女儿只能交给半退休状态的爷爷独自照顾。
因为特殊的工作岗位,胡月涵连月来都不能、也不敢见女儿一面。实在是想孩子了,就通过视频看一看,逗一逗。她说,作为一个母亲、妻子和儿媳,自己对家庭的亏欠真是太多了。
虽然对家庭怀着深深的愧疚,可是一旦投入到工作中,来自秀山的土家族妹子胡月涵,就变得坚强、负责、韧性十足。
在派出所22位民警和辅警中,胡月涵的工作本就多而且杂。接出警、后勤保障、物资采购、上情下达,都是她的工作范围。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她除了平常的工作,还要参加龙滩子街道的工作组,进社区排查走访,每三天一次前往邮亭高铁站支援。
每当有任务来临,她总是无怨无悔,立即出发。2月8日元宵节,已经值班一个白天的胡月涵,在晚上8点接到了上级关于启用“疫情防控系统”的通知,必须于当天晚上零点之前完成对15名密切接触者和返乡人员的排查走访工作。胡月涵没来得及休息,当即和2名同事一起,采取入户和电话访问的方式,一直忙到11点,顺利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没有具体工作任务时,胡月涵还得忙着采购物资、上报资料、传达命令等。2月11日,记者在所里采访她时,同事们在一旁争相介绍她的先进事迹。其中一句话让人记忆深刻:现在,她就是我们所里的中枢神经,我们的吃喝拉散都要靠她。
繁忙的工作中,胡月涵就盼望着疫情早点结束,然后带着一家人,好好地出去度个假,补偿自己对他们的亏欠。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愿望,她说自己再辛苦也不怕。本报记者犹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