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专题>深入开展三创一强>详细内容

全球首条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在大足投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09 10:36:21 浏览次数: 【字体:
       全球首条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在大足投产
35秒生产一把锻打刀具、整体成本节约三分之二、15道大工序实现智能化生产……
        本网讯(记者陈龙犹骥)以前人工锻打一把刀具最快需要近7个小时,现在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就能把时间缩短至35秒,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6月13日,记者在大足区芸利五金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引进的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就实现了这一突破。
  龙水锻打刀具因锻打工艺颇负盛名,传统锻打工艺形成的刀具兼具实用性和耐用性,但生产效率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且以往多是小作坊式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不高。2017年,芸利五金委托长春合兴机械有限公司旗下的德国GRG集团,在双立人“同款”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不锈钢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目前,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在大足已经正式投产。
  “‘龙水锻打工艺’早在2009年就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以证明锻打工艺是大足独一无二的生产技艺。”区经信委经济运行科科长黄轶介绍说,根据调查,锻打工艺现只存于大足龙水。此前,德国双立人等企业均采用了平板成型刀具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出的为冲压刀。利用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出锻打刀具的,芸利五金在全球尚属首例。
  芸利五金制造公司总监万永全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设计,每条造价2000万元人民币。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只需将前期通过剪板、下料、锻打、热处理、回火等5道工序加工好的刀坯,导入智能化生产线,即可通过机械手臂作业,实现刀具生产的磨削、修边、抛光、装柄等后续15道大工序的智能化生产。
万永全还介绍说,以生产80万把刀具为比较,传统模式需人工40人,占地1000平方米。而一条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只需1至2人值守,占地300平方米,总功率80千瓦。智能化生产线较传统生产方式在人工上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锻打成型的刀坯标准出入较大,采用智能化生产线后,可以让产品更加标准化,质量更加可控,轻松地将不合格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同时,还大大节约了辅料的消耗。
芸利五金的“变化”,只是我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区积极以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拓展“四转一改”“三创一强”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机器换人和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了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化生产线,芸利五金、新炬鑫机械等46家企业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大足“制造”正逐渐成为大足“智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