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专题>唤醒历史记忆 再创新的辉煌>详细内容

高高的扎营坳送古道远去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09 10:40:13 浏览次数: 【字体:
杨永中带领记者在扎营坳探访古道

杨永中带领记者在扎营坳探访古道

古道从大碑垭口通往回龙

古道从大碑垭口通往回龙

记者一行在同庚桥路段探访古道

记者一行在同庚桥路段探访古道


  

  从“二仙桥到弥陀寺”这条路线形成时间较晚,在弥陀寺、同庚桥、扎营坳等地还能找到古道的痕迹。
  弥陀寺始建于清代,是小川东道在智凤街道境内一个重要的节点。
  四方塔形,五重檐楼阁式建筑的弥陀寺保存完整,香火不断,遇到观音生辰、腊八节的大日子,来庙里上香参会的人能坐20多桌。
  作为我区不可移动的文物之一,弥陀寺眼下正在进行内部加固维修。
  离开弥陀寺,一路向前,曾经位于街道社区的古道驿站,如今被高笋小学所替代。
  再沿公路行至韩皮坳,这里是福寿社区、高笋社区以及八里村的交界处。“有一个姓韩的老婆婆去世后埋在这里,所以这里曾叫韩婆坳。”杨永中说,后来这个地方又被大家改叫为“韩皮坳”。
  杨永中介绍,以前的古道与如今的村道方向基本一致,只是现在的公路更直一些,规划建设的路线更多地与群众居住地靠近。
  经过韩皮坳,古道下一站到了同庚桥。位于八里村三队的同庚桥,虽然外形小巧不起眼,但在当地却是远近闻名。
  “有了这座桥,古道从这里至扎营坳,再到金山。”83岁的冯青章至今还记得,祖辈们从小就跟他说,安岳那边过来,去重庆的商贩们,肩挑背扛,都走这同庚桥。
  从同庚桥到靠近金山的扎营坳这一段,古道靠河而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走的人少了,路也渐渐消失了。
  跨过浅浅的小溪,穿过茂密的树林,一条宽敞的公路出现在眼前。公路一直向坡顶延伸,杨永中指着尽头说,那就是扎营坳。
  “扎营坳就是过去古道驿站所在的位置,因为曾经驻扎有武装力量,打击土匪,维护当地治安,所以叫‘扎营坳’。”杨永中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因为文物普查曾在扎营坳住过几天,当时这里还是穿斗旧房。
  而今,这里只剩两排冷清破旧的民房,长势颇好的核桃树挂满了果实。民房大门紧锁,旧衣物随意地堆积在窗前,窗户的玻璃也没了,可见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
  公路在这里渐渐变窄,到民房前,只能看到几米长的青石古道。
  走过窄窄的古道,穿过两排民房,视野一下豁然开朗。举目远眺,满眼葱郁。
  这里两边地势高耸,中间是窄窄的古道,沿古道下坡,一边通往金山,一边通往石马。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