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古道 寻岁月芬芳

胡林波带领记者探秘小川东道起点

高峰村境内的小川东道,一直向下便是“九蹬桥”

三圣庙旁边一口古井

航拍下的小川东道(青龙老街段)

冠顶坡上的小川东道,,沿途建筑已经破败
古道无言,古道上的建筑、传说却是凝固的历史。重走小川东道,探寻古人先贤的足迹,寻觅隐藏在山水之间的芬芳。
小川东道,由四川省安岳县入我区高坪镇,这里也成了记者重走小川东道的第一站。
高坪是起点,也是小川东道沿线所有镇街中,古道最长,保存最好的。小川东道在高坪穿境而过,途经青龙社区、瓦店村、高峰村,全长约5公里。
探秘古道起点
7月23日,雨后晴光,寻找的脚步从川渝交界的南坳田开始。领路人是高坪镇副调研员,同时也是负责《高坪镇志》撰写的胡林波。
2014年,胡林波在编撰《高坪镇志》过程中,历经数月艰辛,才厘清了境内小川东道的起始。
上午10时许,经过多名村民的指点,跟随胡林波的脚步,记者一行来到村民冉成高的院坝。
“古道就在冉家房子旁边的坡上。”顺着村民的指引望去,那是一个杂草丛生的陡坡,完全没有路。
带着几米长的竹竿,沿着湿滑的泥路,小心翼翼地爬上去。竹竿开路,拨开杂草,也掀开了藏匿其中的石路。
“这里就是小川东道在高坪境内的起点。”走在湿滑的石头路面,大家欣喜万分。
窄的地方有几十公分,最宽处约有1米多。一行人步履匆匆,突来的脚步似乎打破了平日的宁静,成群的蚊虫在脚边狂奔乱窜。
不过二三十米,一行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一步步,一点点,生怕遗漏了什么。果然,在石路一处裸露的侧面,大家发现,厚厚的石头竟然堆砌了三层,如此一算,这古道足有几十公分厚。
“古道穿过川渝界碑抵达高坪境内,翻坡下来就是南坳田。”胡林波拿着竹竿不停比划,兴奋地说,“我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 (下转3版)(上接1版)
石路一直延伸到冉成高的新房后,因为建房修路,古道在这里戛然而止。
“我们小时候去中敖,都是走这条路。”80岁的村民顾围碧说,路周围坟也多,当地人都说这里是“古坟嘴”,安岳那边的人也是走这条路过来,“走的人多了,石头都走出了‘窝窝’。
老街冠顶坡寻遗迹
离开南坳田,再见古道踪影,已是青龙老街。岁月悠悠,中间的路段早已被铲除或破坏。
青龙老街位于青龙社区辖区。老街因古道而建,因古道而繁荣。热闹的老街虽已没有往日光景,但那条幽静的石板路还在默默聆听时光的流逝。
街道两边还残存着一些老房子,废弃的老铁厂位于老街中心。虽然已经颓败,但依旧能想象出当年生意红火的模样。
走出老街,沿大安路驱车几分钟,便来到冠顶坡脚下。
“冠顶坡的意思就是,你戴着帽子看坡顶的话,帽子都会掉下来。”胡林波说,这里也是高坪境内海拔较高的地方。
和青龙老街一样,上坡的一段路也是石板
路,人来送往,中间许多地方都被踩出了坑。
石路向前延伸,穿过无人居住的庭院,一
直来到坡顶,放眼望去,周边的景色一览无
余。因为修建公路,古道在此被拦腰斩断。
原路返回,一行人来到瓦店村,特意在三圣庙稍作停留。这座为纪念淳朴民风而建的寺庙,与小川东道也着独特的渊源。
岩石上凿出的“蜀道”
瓦店村与高峰村相连,小川东道经过瓦店村,便来到高峰村境内。
高峰村的“九磴桥”远近闻名。建在农田上的“九磴桥”,九个桥墩、八块石板,以及陡峭岩石上凿出的近300梯“蜀道”,成为小川东道在高坪境内保存最完整,景色最独特的一个重要节点。
穿过几户农家小院,一路都很平坦。转眼间,地势直转而下,由一根根两三米长、几十公分宽的石头铺设的阶梯出现在眼前。
“这里便是起点,我们小时候经常走这条路。”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多年过去了,来往的人少了,石阶上布满了青苔和杂草,加上露水,走上去很是湿滑。
没走几步,便是一个转弯,拐角处立有一石碑,历经风雨的冲刷,上面的字迹已经完全看不清了。一路上有好几块石碑,但绝大多数都已风化,上面的碑文内容也都看不清了。
越往下走,石阶的长度越长。石阶在山丘里蜿蜒,两侧是比人高的岩石。
约莫100多梯后,视野豁然开朗,一个斜坡径直往下,石梯的长度达到了5米。
斜坡左侧有一“正心庙”,倚岩石而建,右侧的平坡上杂草丛生。“这庙的历史久远。”村民们说,以前,这里来往人很多,平坡上曾有住户,并在这里建过客栈、茶水铺,供过往人休息。
记者在现场发现,寺庙周围有多块碑文。其中最大的一块为《重修九磴桥观音岩神庙碑序》,但具体的内容多已模糊。香火处的石碑上有“嘉庆四年十二月”的字样。沿着石壁上前,几块依山而立的石碑上,字迹斑驳,但仔细搜寻中,竟然发现“蜀道”二字。
沿斜坡一路向下,即可来到瓦店村。一农田上,九个桥墩、八块石板,这便是“九磴桥”了。
折返“蜀道”,一口气爬到正心庙,气喘吁吁,寺庙、茶铺建在这里正好让赶路的人休息。一下一上,不过数十分钟,遥想当年的人,肩挑背扛,要历经过怎样的艰辛,才能在这岩石山丘上凿出这数百级石阶。
最后的“守望”
除了九蹬桥,高峰村境内的小川东道遗迹,还能在高峰村7组找到。
大安路一个岔路口进入,村公路延伸到高峰村7组,在一个叫周家店的地方下车。86岁的谭树勇指着小巷里一段长满青苔的石路说:“就剩那点点了。”
五六米长的石路,斑驳而湿滑,阳光洒在上面,仿佛时间静止一般。
翻越高峰山,来到三尊佛,小川东道在高坪境内也接近了尾声。小路蜿蜒上坡,走过38级古道台阶,便能看到三尊佛庙。古道旁边还有后人修建的台阶,一白一灰,新旧对比,十分抢眼。
穿过三尊佛庙,古道暂时在望乡台画上句号。望乡台是一个海拔较高的山坡,当地人称,望乡台临近中敖,外出的人沿古道出境,离乡背井,再看一眼家乡,挥手告别。从此,家就在心中。
而这条承载记忆的古道便进入了中敖。
本版图片由记者黄舒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