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窗口排队到上门服务 大足“保姆式”服务升级营商环境
帮代办专员上门服务企业。
近年来,大足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工业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改革,强化企业所需要素保障,当好企业桥梁纽带助手,助力园区厚植市场有效、企业有感的营商沃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效。
在大足高新区,企业从落地到投产的全流程服务正迎来新变革。这里取消了传统服务大厅,取而代之的是“一对一”的帮代办专员,让企业办事“不跑腿”。近日,在大足高新区五星钻豹项目建设现场,帮代办专员刘雨鑫正在为企业办理预验收资料手续。自2024年取消传统服务大厅后,像刘雨鑫这样的帮代办专员成为企业的“贴身管家”。每个项目从预审到产权办理,都有专员全程跟踪,企业无需再往返多个部门,甚至不用准备重复材料。
“目前正在为该企业准备项目预验收中的竣工规划核实确认书材料,收集企业的验收申报表、申请人身份证、多测合一测绘成果等材料,待项目完工后,预计3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结。”刘雨鑫介绍。
“以前办手续像‘无头苍蝇’,各个部门来回跑,光材料就要准备七八份。现在专员主动对接,从立项到拿地,甚至连水电基础设施都帮我们协调,我们只需要专注技术研发,效率至少提升了60%。”重庆钻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说。
这种“保姆式”服务背后,是大足高新区“审批不出园”的改革决心。63项工业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园区,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专门设立机构驻点办公,企业在园区内就能完成从土地审批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数据显示,今年1—3月帮代办事项完成40余个,满意度100%,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压缩至13.5个工作日、一般项目压缩至33个工作日。项目落地后,“一企一专班”接力服务,绿源新能源电动车集团的厂房里,服务专员正在协调电力增容事宜。从企业落户开始,专班就介入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园区改革以来已推动43个社会项目开工,88%的开工率创下历史新高。
“在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下,大足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办事大厅,就是为了靠前服务,变‘企业跑腿’为‘专员跑路’。以前企业办事‘多头找’,现在专员主动全程辅导,从‘工商注册’到‘竣工投产’,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对接,我们要求所有专员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正让企业省心,发展才能加速。”大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廷力介绍。
随着帮代办服务的深化,园区正形成“洽谈即预审、签约即立项、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的“四即”高速通道。园区内新投产的绿源新能源摩托车项目,达成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较传统流程缩短一半时间。要素保障同步升级,三驱新能源站、万古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加速落地,园区内810家企业用电可靠性提升,新增6000立方米日供水量解决生产后顾之忧。
“园区改革以来,我们真正实现了审批不出园,区级部门将规划、用地、建设等63项工业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园区管委会,切实推动企业‘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特别是供地审批时间大幅缩减,2024年从200天缩减至100天,2025年力争实现50天供地。今年1—3月规上产值增长9.33%,税收增幅超过39%,这些数字背后,也是‘审批不出园、服务送上门’的改革成效。”邓廷力说。
记者 李东 陈柯男 特约通讯员 曾蕊 文/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