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一河一长”“一河一策”精准治水
昨日记者获悉,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今年深入推进“一河一长”“一河一策”精准治水工作,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守护好绿水青山。
近年来,大足区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其中,“一河一长”制度是大足区治水工作的核心之一。该制度明确了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位区级领导担任河长,负责河流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们定期巡查河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河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一河一策”精准治理策略也为大足区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濑溪河等重点流域,今年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制定了详细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包括加快实施35公里水环境综合治理和28.5公里河道综合治理,以及1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大足区有效提升了河流的水质,保障了居民的饮水安全。
在推进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大足区还特别注重源头治理和生态修复。以龙水镇袁家村袁家小河为例,这条小河曾因多年无人治理,形成了约500平方米的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为此,大足区生态环境局会同龙水镇,实施了“污水收集+‘Z’型生态沟+植物净化+资源利用”的治理模式,并对河道进行了生态修复和美化绿化。如今,袁家小河已焕然一新,成为了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除了水环境治理,大足区还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统筹推进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保持91条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成果,杜绝出现反黑反臭现象。同时,大足区还加强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如今,大足区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大足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擦亮了生态产业特色名片。同时,通过“区—镇街—村社”三级排查整治机制,打造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17个、绿色示范村76个,大足石刻片区还获评全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记者 谭显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