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政协委员罗庆伟: 建言五金产业大脑“图”激活五金产业新引擎
“作为中国西部的五金之都,大足五金不仅拥有千年历史,以刀、剪、锁为代表的多个花色产品更是出口至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收获高人气。”最近,大足区政协委员、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罗庆伟正在忙着修改完善《推进五金产业大脑建设 激活五金产业新引擎的建议》,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大足区两会提交。
近年来,大足五金在传统产业转型、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产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企业间合作意识不强等系列问题,亟需借力数字化手段,推动五金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为政协委员,罗庆伟多次组织科研机构、数字化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深入桥丰五金、明友钢锯、邓家刀、五金商会等本地企业和协会开展调查研究,找准企业痛点堵点难点,整理企业需求,形成了该建议。
“五金产业大脑建设应立足大足五金产业集聚度高的特点,通过打通政府侧、产业侧、社会侧、企业侧‘四侧’数据,融合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资源为基础,构建数字底座,以场景驱动、数智赋能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链图谱、智改数转、一码通溯源、五金集采、五金集销等场景应用,为行业内企业服务,降低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供应链协同,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助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化方式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罗庆伟说,目前全市正在加速推进细分行业领域产业大脑建设,五金产业大脑正在积极申报。但在建设过程中,需解决市场化服务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企业认知度不高等实际问题。
“对此,建议以项目申报、企业信息填报等高频服务及业务为切入点,通过企业宣讲会、试用邀约等方式吸引企业上平台、扩大平台影响力;围绕五金产业痛点找场景应用,着力打造一批成功样本、开发一批精品应用,吸引企业用平台,提升企业服务数、企业覆盖率;同时完善行业产业大脑运营企业人才引育机制,积极引进懂市场、善经营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精通五金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罗庆伟表示,政府还需制定完善产业大脑建设运营考核办法,对建设运营单位在完成建设目标情况下,给予资金补贴,激发企业积极性。
“推进我区五金产业大脑建设,是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推动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它通过整合和加工数据资源,构建个性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创新变革、产业生态优化和政府精准服务。”罗庆伟表示,接下来将履好职、尽好责,积极建言献策,撰写出更多高质量提案,力促延续千年的大足五金享誉世界,走向未来。
记者 张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