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头条>图片头条>轮播头条>详细内容

让川剧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4-06-13 15:29:06 浏览次数: 【字体:

a84445ad277a40c6b00a8e3a51e56dbb.jpg

城南创新小学川剧节目表演。

1dbce92a1a3f462fabda8c8a296957d9.jpg

谭冬鸣(右一)给香国小学的学生排练川剧小戏《感恩父母》。

一项古老的技艺,一种传统的戏剧,是无数守望者心手相传的坚守,是一代代传承人坚守的初心、浓烈的热爱。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一直以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大足在非遗文化保护上形成了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或生产基地“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模式。
  “非遗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足区非遗中心副主任陈学文说,“大足川剧做了不少创新和尝试。”

“川剧二代”接过传承接力棒

谭冬鸣出生在大足的川剧世家,父亲谭必举是川剧司鼓师,母亲张昌容是川剧老艺人、“旦角”名人。
  谭冬鸣从小在剧团长大,能歌善舞,父母忙于表演没时间教,她就在台下边看边学;10岁,她就能看懂川剧演员在台上唱什么,她为舞台着迷,也为表演沉醉;13岁第一次登台,她就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赢得满堂喝彩。
  从那时起,谭冬鸣知道,这辈子再也离不开川剧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川剧受到冲击,刚从四川省川剧学院毕业的谭冬鸣就陷入了“虽有一技之长,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剧团解散了,演员们散落四方,谭冬鸣也外出漂泊了10多年,但她心中最爱的依然是川剧。
  2015年,张昌容、谭必举发起成立大足区戏剧曲艺协会。“这是他们自娱自乐的事情。”对于父母的行为,起初谭冬鸣并不看好。
  然而,协会成立后,张昌容、谭必举忙得“经常不着家”。年迈的双亲为大足川剧的传承四处奔走,谭冬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们年纪越来越大,大足川剧的未来还得靠你们。”看着父母渴望的眼神,谭冬鸣决定接下接力棒,与川剧再续前缘。

川剧在校园传承中焕发新生

“川剧传承得从娃娃抓起。”接过父母的重托,谭冬鸣便开始张罗着把川剧引入校园,“让孩子们喜欢川剧,从中发现苗子,川剧才有未来。”
  然而,川剧引入校园绝非易事,仅靠谭冬鸣一人之力根本不行。于是,她一边找学校谈合作,一边寻找师兄师姐们的下落,大家一起再为川剧努把力。
  谭冬鸣一一游说,逐个击破,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到后来全部归队,并组成了一个可演出、可教学的“大家庭”。
  智凤街道的米粮小学是引入川剧的第一个学校。那是2016年,智凤街道的文化站站长参加一次培训后,找到当时的米粮小学校长周强,提出了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想法。周强很感兴趣,当即与谭冬鸣联系,询问川剧能不能进校园,正为川剧传承犯愁的谭冬鸣喜不自禁。
  当年10月,川剧艺术传承培训基地正式落户米粮小学。从此,每周二下午,谭冬鸣就带着她的教学团队来到米粮小学开展川剧教学工作。
  短短几年,米粮小学在传承川剧方面成绩斐然——2018年,被评为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项目为传统川剧;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排演的川剧在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活动中斩获集体项目二等奖、最佳展演节目奖等多项荣誉……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小学在川剧的带动下声名鹊起。
  有了零的突破,此后又陆续有学校主动找到谭冬鸣。城南创新小学、雍溪实验学校中学部、雍溪实验学校小学部、香国小学、万古中心幼儿园……通过以谭冬鸣为首的一大批中坚力量的努力,大足川剧成功走进了近10所学校。
  除了中学、小学、幼儿园,2022年,大足川剧还走进了老年大学的课堂。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谭冬鸣到老年大学参观,发现这里的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却唯独没有戏曲,没有川剧。
  “戏曲陪伴了许多老年朋友的成长,他们应该会喜欢……”谭冬鸣向老年大学的负责人邢智勇提出建议。
  邢智勇随即在学员中进行了调查摸底,并于2023年初在老年大学开设了川剧班。
  “学员们的年龄都比我大,一开始大家报名川剧班还是有畏难情绪的。”谭冬鸣坦言,与学习唱歌、跳舞不同,川剧学习有一定门槛,为了培养老年学员们的兴趣,她从基础知识入手,先让大家了解川剧,学习唱腔。
  第一次老年大学的内部表演,谭冬鸣给学员们排练了戏歌《红梅赞》,演出非常成功,当即便圈了一大批粉。2023年秋季开学一报名,川剧班很快就满员了。
  校园里,大足川剧的传承方兴未艾,文化馆的成人戏曲班,少年宫的小戏骨戏曲传承班同样欣欣向荣。未来,谭冬鸣还希望将川剧送进高校。
  “如今,川剧的传承覆盖了老、中、青、少、幼五代人,在大足,这是少有的。”陈学文说。

创新发展激发川剧新活力

非遗只有“近人”,才能更“迷人”。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川剧,谭冬鸣结合大足本地文化,创编出更加贴近当下生活的川剧作品,让年轻人愿意听川剧、听得懂川剧,更好地实现川剧的“活态”传承。
  两年前,谭冬鸣将川剧与大足石刻文化结合,创作了《魅力大足欢迎您》,唱词不仅宣传了大足石刻,运用川剧高腔清唱的表现形式,婉转动听,大获好评。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谭冬鸣更加坚定了对川剧作品的创新。
  “妈妈宁愿自己得湿气病,也不愿她的娃娃得湿气病!这就是父母推干就湿的恩情呐……”每周四下午4点,香国小学的音乐教室里,谭冬鸣都会抽出时间为三年级川剧班的学生排演川剧小戏《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是去年谭冬鸣联手香国小学,在挖掘宝顶山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中的故事内核的基础上,创编出的12分钟川剧小戏。该剧采用了灯调、高腔两种声腔,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去年年底我们完成了前期的创编工作,学生们的编排于本学期开始,目前已经初具雏形。”谭冬鸣说,接下来他们还将持续对表演进行细节打磨,力争将该剧打造成精品节目。
  除了谭冬鸣,在大足,越来越多的川剧爱好者加入到川剧的创新传承中。去年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上,由大足融媒体中心原创音乐团队制作的主题曲《花谷醉》,作为“川剧节”量身打造的曲目,歌曲中以川戏锣鼓适时点缀,加入川剧唱腔、念白,通俗唱法和戏腔交叠的方式,更是成为歌曲的“点睛之笔”。
  “川剧传承要守正创新,传统川剧曲目固然经典,但我们也可以利用当下生活中的题材创编一些戏曲作品,让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川剧、听懂川剧。”谭冬鸣说。

为戏曲专业输送“好苗子”

人才培养是川剧传承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让年轻一代对川剧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爱好的层面,走上专业的路子,这也是谭冬鸣努力的方向。
  “发现和培养川剧苗子不容易,让孩子们走上川剧专业这条路更不容易。”谭冬鸣说,面对川剧市场大环境的不景气,许多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傍身”川剧。
  事实确实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谭冬鸣的确发现了不少难得的好苗子,其中不乏愿意接受川剧专业训练的孩子。爱才心切的她多次登门造访,想要劝说孩子父母,却屡屡以失败告终。
  谭冬鸣没有放弃,在她的坚持下,2022年,宝顶实验小学学生被重庆市京剧院录取;2023年,雍溪实验学校小学部毕业生被乐山川剧艺术研究院录取。
  在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谭冬鸣设计了不同的传承方式和路径,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今年4月,双路二小五年级学生鹏鹏被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杂技专业录取,9月他就将前往成都“带编”求学。这条路对于单亲困难家庭的他来说,无疑是幸运的。
  鹏鹏与杂技结缘,还得从谭冬鸣说起。2022年,谭冬鸣在和一个朋友的闲聊中,得知家庭困难的鹏鹏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于是,她决定为鹏鹏的未来找条“出路”。
  鹏鹏家在双桥,来大足费时费力,不如就近找个老师。于是,谭冬鸣将他拜托给了双桥一名熟识的老师。后来,老师因事暂停教学,谭冬鸣又找到武生出身的师兄,请他教授鹏鹏戏曲武功。
  之后,鹏鹏坚持每个周末从双桥坐车到大足上课,为了鼓励鹏鹏训练,谭冬鸣多次帮他买练功服、剪头发,节假日还给他发红包。两年多的训练,鹏鹏不负所望,最终考上了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
  “太不容易了,孩子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相信这条路以后能改变他的人生。”谭冬鸣说。
  如今,随着川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谭冬鸣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爱上川剧,并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