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石窟全集》野外调查进眉山
文保人员采集基础信息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牛角寨大佛
大足网讯(记者 李东 陈柯男 实习生 宾振宇 文/图)川渝两地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多达2850处,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是我国石窟寺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首个系统收录川渝石窟寺基础信息的考古调查研究项目《巴蜀石窟全集》,于去年3月启动实施,而今年该项目野外调查的首站定在了四川省眉山市。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家镇英头村的牛角寨石窟,营建于中唐时期,有摩崖造像2480尊,拥有弥勒大佛龛、维摩诘经变龛等众多保存较为完好的经典石刻造像。从3月21日开始,文保人员就开始了该处石窟的野外调查。除此之外,他们将在20天的时间里,对仁寿县20处石窟进行基础信息采集。随后,还将前往眉山市的东坡区、彭山区、丹棱县、青神县、洪雅县等区县共计17处石窟点进行科考式摄影、拓片等工作。自去年3月启动编纂以来,《巴蜀石窟全集》项目已相继完成了重庆合川、潼南,四川安岳、广元、巴中等地的石窟寺野外调查。
“巴蜀石窟全集项目野外调查已完成80余处石窟寺的拍摄工作,共计收录3000多龛。”大足石刻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黄能迁告诉记者,今年这项任务再次启动,眉山是第一站,将对这里37处石窟寺开展信息采集,其中包括15处国家或省级文保单位。
川渝地区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大多为裸露于荒山野外的中小型石窟,因高温高湿的地理环境和长年的风雨侵蚀等因素,很多造像正面临消失的风险,急需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巴蜀石窟全集》将通过对巴蜀地区北朝至南宋以来的石窟,以及少量明清代表性石窟史料的抢救性收集与整理,完善和建立巴蜀石窟记录档案,建设巴蜀石窟数字资源库,并以图版、拓片、重要线图、测绘图、专论、记录说明等形式,整理编辑出版《巴蜀石窟全集》,从而为保护、利用巴蜀石窟提供最真实的历史资料。
“近年来川渝两地已展开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进行石窟造像保护利用的全方位合作,在法规制定、文物抢救、考古研究、旅游开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此前四川境内石窟寺并无系统科学完整的基础材料收集。”黄能迁说,预计巴蜀石窟全集野外调查工作今年将完成总工程量的80%。
据悉,在2025年底前,《巴蜀石窟全集》野外调查工作将全部完成,随后将进入室内资料整理和编纂出版阶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