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大足
大足区香国公园。记者 瞿波摄
通车后的大内高速。交通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北宋街。文旅
盛泰光电内,工人正在生产。创新
通过“五合一”改革,村民获得感明显增强。 改革
老人在“长者食堂”就餐。民生
专家观看球幕电影。石刻
成渝“双圈”职工舞蹈邀请赛在足举行。融圈
大足石刻文化城开工现场。更新
镇长现场“带货”。“双晒”
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民主
岁月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在时间的滴答声中,我们即将迎来2024年。
(一)
星光不负赶路人。
2023年,我们有太多的难以忘怀。
这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关乎全局、决定后程;
这一年,川渝两地更加“紧密”,国家战略、“一号工程”,蹄疾步稳;
这一年,代表们用一张张选票,票决出一件件民生实事,人民当家作主的精髓贯穿始终;
这一年,大足石刻文化城、成渝中线高铁、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助推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地位更加凸显;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大足人拼搏进取,圆了梦想;
这一年,山河壮美,欣欣向荣……
从濑溪之滨到宝顶之巅,从田间小路到工业园区,一幅越变越美的大足画卷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迹打开,一个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轴主线的大足实践样本生动呈现:
聚焦“三篇大文章”,夯实园区、景区、城区三类平台,狠抓重点项目、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三件要事,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争做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的排头兵,交出了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奋进中的大足,步伐有新,姿态更新,精神日新……新意,正经过岁月洗刷呈现为意义。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座城市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办法,推进了一系列工作任务实施。
多重约束并存、多重任务叠加,困难和挑战比预料得多,加压奋进的结果比预想的好。一路行进,起大足之势、坚大足之心、强大足之力、展大足之美——这是收获风景的动力,更是时间沉淀的答案。
(二)
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坐标,也迎来了又一个神奇的时间节点。新中国即将迎来75周岁,“十四五”规划实施、推动现代化新大足建设进入关键一年,那些用尽无数时间和心血、梦想和执着,在岁月深处播种灌溉着的,仿佛无影无形。终有一天,会在满天星辰之间大放异彩!
重温过往序章如何写就,期待明日新篇怎样开启,更笃定当下文字落笔的力道——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扩总量提质量、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守底线,实现位势能级加速提升、工业发展转型突破、文旅资源潜能释放、城乡发展深度融合。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发,更是又一次漫长的征程。
时代车轮正滚滚向前,变革涌现的实绩已然垫高了更上一层楼的台阶。那些强烈的脉动、动听的声响、时间沉淀下的答案,都在明确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大足,扬帆阔步,正当其时!
(三)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
我们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
展望未来,大足有更多有利的条件,有理由期待更多的精彩。首先,经过重重困难考验的大足人,更有负重前行、滚石上山、跨越关口的信心。
按照新时代新征程新大足建设的目标任务,对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深入研究,制定务实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其次,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全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加速崛起,成渝相向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标兵渐远、
追兵渐近。
2024年,大足会有更多战胜困难的自信和能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配套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体系;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全面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服务发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增强“桥头堡”城市功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扩容”“强核”“融圈”,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四千行动”和“强镇带村”工程,加快落实“5513”创新举措,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推行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重庆先行区;健全完善风险隐患闭环管控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做好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增加民生福祉;
……
我们平凡,却不渺小。
我们是奋斗者,亦是追梦人。
我们要认真地过好2024年的每一天,认真地做一个勤劳快乐的普通人。
我们要把“规划图”“路线图”细化为具体的“作战图”和“施工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攻坚克难的实
际行动,在干事创业中创造大足美好的未来。
“五合一”改革激活乡村活力
2023年,大足区在原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基础上,叠加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村宅基地腾退、农村土地承包精准确权等4项改革,这也是大足区改革工作的“一号工程”。
为此,大足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区领导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村“五合一”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沉区规资局、区农业农村委、鑫发集团人员组建三个镇街工作专班。
今年2月起,大足聚焦整村试点、实施连片推进,首批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拾万镇协丰社区和长虹村、棠香街道和平村和惜字阁村、宝顶镇香山社区和东岳村等6个村(社区)开展试点,编制完成了乡村规划和实施方案,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
目前,农村“五合一”改革正在棠香街道和平村、惜字阁村,拾万镇长虹村、协丰社区,宝顶镇东岳村、香山社区6个村(社区)有序开展试点。通过实施农村“五合一”改革,如梦荷棠·山湾时光增加了就业和劳动收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古佛村将闲置多年的村级小学“以旧翻新”,就地取材建设了以小学为主题的田园式风格民宿,增加了集体收入;长虹村对农村闲置、废弃的宅基地或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进行了整理,对工矿废弃地进行了复垦,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强度。
大足区加快构建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8月29日,大足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召开,提出深度融入全市“33618”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按照“2+4+6”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布局,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2”就是要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再生资源及新材料2个主导产业集群;“4”就是要升级发展现代五金、智能电梯、锶盐、光电4个特色产业集群;“6”就是要努力培育打造集成电路及传感器、医药中间体及现代中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无人机及航空地面设备、机器人、食品及酒水饮料等6个领域细分产业集群。
到2027年,大足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以下目标: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9%以上,力争迈上2000亿元台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提高至47%、60%,重点产业和主要细分领域市级创新平台100%覆盖。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至87%、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累计下降13%。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单位产出强度提高至75亿元/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大足发布“机会清单”刺激消费市场复苏
3月10日,大足区举行旅行商大会暨文旅招商推介会。随着经济复苏,大足区通过发布“机会清单”等一系列刺激旅游消费市场复苏的政策,力争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量达50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30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游在大足方面,大足区全面实施宝顶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投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正式向全球发布8K球幕和4K宽屏幕石刻电影,优化景区游览动线,游客体验全新升级;住在大足方面,大足区着力在“住”上补短板、提品质,建成宝顶小住、荷棠寒舍、颂棠别院等特色精品民宿,现有酒店、宾馆、民宿等230余家、床位9600余张。吃在大足方面,大足烟火味十足,邮亭鲫鱼、化龙跳水鱼、雍溪口水兔等让众多食客慕名而来,荷花宴、冬菜宴、大足黑山羊全羊宴等特色餐饮不容错过。购在大足方面,大足区被纳入全市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差异化打造吾悦广场、大融城购物公园等城市综合体。养在大足方面,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28天以上,森林覆盖率40.6%,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5.4%。
大(足)内(江)高速全线通车
9月15日零时,重庆市大足区至四川省内江市的直达高速公路(简称大内高速)四川段,准时并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全长约50公里的大内高速至此实现全线通车,大足区至内江市由原来的一个半小时车程缩短为半个小时,川渝之间又多了一条交通大动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再提速。
大内高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首条高速公路,其中大内高速重庆段约31公里,已经于2021年12月24日建成通车。稍晚动工的大内高速四川段约18.77公里,由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通过多方通力配合,比预计的三年工期提早半年时间完工,此次也得以提前半年通车。大内高速全线为双向四车道,限速120公里/小时。大内高速全线贯通,直接将沿线的川渝特色产业镇串珠成线,为彼此开展产业协作,实现强强联合,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沿线经过的大足区三驱镇发展大足石刻文创产业,季家镇发展大足黑山羊与种猪产业;荣昌区吴家镇发展蔬菜与柑橘产业、铜鼓镇发展花椒产业、清流镇发展血橙产业和肉牛产业;内江市平坦镇发展柑橘和蔬菜产业、顺河镇发展天冬药材和肉牛肉羊产业。基于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交通便捷等优势,大足与内江两地加强产业协作已经显现苗头。
大足5万长者就餐每餐2元至8元
7月6日,大足区首家“长者食堂”在万古镇万兴社区开业。该食堂面向社会开放,让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真正实现“小食堂、大民生”。
为了建好大足区首家“长者食堂”,当地党委政府汇聚多方力量,在设计中结合长者食堂特点和本地特色文化,面积约3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名老人用餐。不但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也为来到万古辖区的其他60岁以上老人提供相同的助餐服务、享受相同的优惠政策。
环境卫生方面,食堂厨房实行明厨亮灶,用餐等候区配备了相应的座椅供老人使用,整个用餐环境干净、整洁、安全、舒适。食堂外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内部主色调采用暖色,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食堂以居民集中居区为服务半径,辐射万古镇整个辖区范围。
当前,大足区在多个社区、乡村设立长者食堂,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餐2元至8元不等的优惠用餐,满足约5万老人就近用餐、文化娱乐等需求,用真心真情托举幸福“夕阳红”。
大足石刻为世界石窟寺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8月19日下午,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国重庆市大足区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阿富汗、伊朗、挪威等世界石窟寺保护领域近百名专家学者,聚焦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石窟寺保护,围绕科技运用与技术进展、石窟寺考古与多重价值挖掘,发布多项研究成果。
在世界范围内,石窟寺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瑰宝,国内乃至全世界的文保工作者们,近年来都在积极探索通过数字化还原、云端保存等方式,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应对气候环境对石窟寺的影响。今年5月,大足石刻正式启动“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文博项目,通过全场景视觉呈现和实时光线追踪等技术应用,今后可以让观众在云端体验多种实时参观互动,甚至通过实时天气预设,还可以看到罕见的雪中大足石刻美景。
据了解,我国目前共有石窟6000余处。石窟寺保护是国际性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与全球相关组织和国家进行交流合作。本次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也是希望进一步凝聚全球专家学者的智慧,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变化对石窟寺的破坏。
“十大行动计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4月初,《大足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实施计划》发布。实施国际文旅名城建设行动,争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桥头堡,到2027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创建为世界知名研究院,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地。
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争做重庆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常住人口达到70万人以上。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争做成渝中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桥头堡,到2027年,基本形成互联互通、智能绿色、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成重要节点交通枢纽。
实施特色产业高地建设行动,争做配套服务成渝主轴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桥头堡,到202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达到50%。
实施创新能力跃升行动,争做融入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桥头堡,到2027年,科技创新能级跃升,科技创新高地核心功能形成,科技型企业达到17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
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争做生态环境联建联治的桥头堡,到2027年,“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阶段性目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大幅提升。
实施深化改革开放行动,争做全市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桥头堡,到2027年,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进出口总额达到150亿元。
实施农业强区建设行动,争做成渝腹地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桥头堡,到202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9:1,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实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行动,争做公共服务跨区域共建共享的桥头堡,到2027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增就业累计5万人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
实施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建行动,争做川渝毗邻地区率先合作示范的桥头堡,到2027年,成功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世界石刻(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大足石刻文化城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7月26日上午,大足区2023年三季度重大投资暨大足石刻文化城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共计项目72个,涉及总投资108亿元,覆盖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
大足石刻文化城是以成渝中线高铁大足石刻站为基点规划区域约36.6平方公里的站城一体、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的大足“未来城市封面”。大足石刻文化城核心区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其中文化用地13.99公顷,旅游服务用地92.76公顷。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文化设施引导,主力发展文化博览、旅游服务等产业,配套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功能,重点布局千年一刻、未来之光等文化设施项目,全力打造世界级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大足区镇街“晒产业·晒产品”专题推介活动圆满收官
共赴时光盛宴,品味四色回龙——12月19日,随着深耕“四色”产业发展的回龙镇“双晒”所有作品发布上线,大足区“晒产业、晒产品”专题推介活动圆满收官。
从9月4日起,在过去3个多月里,大足区27个镇(街道)的镇长(主任)披挂上阵,化身“推介官”,以全媒体传播的方式向全网、全市、全国乃至全球游客推介当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奏响了“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的美妙乐章。
本次“双晒”专题直播活动立足大足区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紧扣“桥头堡”城市定位,深挖产业本底、广挖发展潜力、大挖特色产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各镇街端出“好货”、秀出“绝活”,增强了拼经济抓产业的信心决心和战略定力,努力交出共建经济圈的赶考文章和大足答卷。
大足区2023年“双晒”活动开展以来,在市民、网友中引发空前热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9日凌晨,“双晒”各类作品线上累计流量超过8816万人次。
大足区级人代会首次票决民生实事
2月10日上午,在大足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由311名人大代表票决的大足区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公布。这是大足区首次在区级层面实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也是大足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了让“民声”决定“民生”。
票决出的项目有:新(改)建农村公路、实施农村抗旱供水工程、实施大足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昌州高中和双桥中学高中部建设、大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镇街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农村改厕、实施农房整治提升工程、大足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大足优抚医院建设。
2022年9月,大足区按照“从民需出发、分类别列举、当年见实效”的总体思路,发布了2023年民生实事征集公告,面向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人士等进行广泛征集。同时,还结合大足区重点民生工作开展走访调研,最终征集到各类民生实事的建议50余件。经过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大足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报请大足区委常委会和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研究和审议后,确定了13件候选民生实事,并提交大足区人民代表大会差额投票决定10件,由大足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评价。
记者:陈龙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