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锁定“246”新赛道跑出工业“加速度” 1—10月规上工业产值343.8亿元,同比增长5.1%
蓬勃发展的双桥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资料图) 记者 犹骥 瞿波 摄
从机声隆隆的五金生产车间到满负荷运转的新能源摩托车生产线;从火花四溅的重型汽车生产车间到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的大足石刻文创园;从机械臂不间断挥舞的电梯生产车间到热火朝天的各大项目施工现场……
作为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之一,1—10月,大足工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大足区加快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2”即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摩、再生资源及新材料2个主导产业,“4”即升级打造现代五金、智能电梯、锶盐、光电4个特色产业,“6”即培育打造集成电路及传感器、医药中间体及现代中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无人机及航空地面设备、机器人、食品及酒水饮料等6个领域细分产业集群),1—10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43.8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市产值增速3.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7%。
抓“大”不放“小”做足“车”文章
1-10月,大足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10.9%
走进重庆重型汽车集团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红专”),一辆绿色重卡格外显眼——它没有驾驶室。
“这是我们今年的新品‘电牛Ebull’,它真正实现了无人驾驶和纯电运行。”介绍起“电牛Ebull”,重庆红专副总经理陈遐忠充满自豪。“电牛Ebull”是全国首台无驾驶室、无人驾驶、换电矿卡,由重庆红专联合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伯镭科技、特百佳动力共同打造。
为什么叫电牛?“因为它不仅不需要驾驶员,还像任劳任怨没有脾气的牛一样,吃的是绿电,输出的是稳定强劲的运力。”陈遐忠解释这款电动车名字来源。基于目前数据粗略估计,每台电牛每年至少能够为业主节省20万元人力成本。
通过开发新型、适用的产品,重庆红专不仅反向推动了大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进而还与大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协作体。
重庆红专是大足重型车、专用车、特种车加速向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发展的缩影。
今年以来,按照《大足区新能源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大足区积极引导区内重汽专用车、凯瑞特种车、军通汽车等企业推进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政策互通、人才互动,拉动区内8家专用车整车、300余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升级改造,加速向新能源、新功能专用车聚焦。
做足“车”文章,大足抓“大”不放“小”。在与重庆红专相距30公里的大足高新区内,台铃重庆生产基地的4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我们日产销量近2500台,今年全年电动车产销量预计在100万台,总产值达25亿元。”台铃重庆生产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摩托车“结缘”大足——大足高新区成功引进港交所上市企业、中国第五大电动两轮车制造商浙江绿源年产400万辆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和钻豹(重庆)智慧绿色电动车产业基地项目,至此,行业排名前10的新能源摩托车整车企业有4家落户大足;越来越多的“大足造”摩托车受到市场欢迎——今年1—10月摩托车整车产量42.8万辆,产销率达97.6%。
“老产业”突破瓶颈擦亮“五金”品牌
五金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3%—5%
新建成的攀钢大足剪切配送基地里,车辆进出不断。“这些大部分都是前来进货的五金企业。”攀钢大足先进材料配送基地负责人蒋大伟说。
大足区制造业每年使用钢铁250万吨,仅龙水镇就消耗约150万吨,而钢材来源五花八门,原料品质不稳定、采购运输成本高、资金占用积压多等问题比较突出。“因为需要的钢材量少,小企业是没有办法直接去攀钢进货的。”大足工业园区经济运行科邓国胜点出大足五金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
9月下旬,攀钢大足剪切配送基地的正式建成运营,将优质攀钢送到了大足五金企业“家门口”。同时,针对企业原材料初加工过程的剪切技术和关键设备需求,基地还建成数字化纵剪生产线2条、大横剪生产线2条和激光切割生产线1条,精度误差10丝以内,可为五金材料用户提供各种规格的冷热轧钢卷纵剪、横切及配送服务。
“以往平均进一次材料需要3-5天,现在企业当天下单、当天送达,仅物流成本一项便可降低3%左右。”大足区经信委副主任覃勇介绍,“‘线上定制+线下直供’的先进材料转化模式也让供需双方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时产品完成生产后也实现了直采、直销、直供。”如此一来,大足五金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定制材料和规格,同时还可以在仓库随用随买,减少中小企业的库存积压,有效变企业“跑材料”为材料“找企业”。投用以来,基地客户已拓展至四川内江、资阳等地企业,日均生产销售各类钢材150吨左右。
“新赛道”方兴未艾逐步补齐先进材料“拼图”
江西环锂、丹斯克新材料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落户大足
锶盐新材料产业园——全国唯一的以锶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的省级化工园区,当前正加紧施工。目前,锶盐新材料产业园已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50亿元。
今年9月落户锶盐新材料产业园丹斯克新材料项目,是已签约项目之一。项目以天青石矿为原材料,建设生产磁性材料及延伸锶盐系列产品生产线,总计投资18亿元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双桥经开区将与北京市丹斯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围绕建设世界“锶都”目标,全力打造中国优质新材料供应中心和世界新材料生产基地,掌握锶元素新材料国际定价权和全球主导权。
好事接连不断,锶盐新材料产业园的“邻居”循环经济产业园,今年引来了多只“金凤”。
开年迎来开门红。1月6日,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头部企业江西环锂,投资106亿元开工建设年拆解10万台新能源报废汽车、年处理15万吨退役电池等项目。项目正式签约当天,双桥经开区就拿出一份以月份作战的项目建设手册,建立一企一图“政企专班横道图”,并全程“帮包办”16项手续,为企业实现了“少跑路、目标明、建设快、生活惬”的目标。随后,京能双桥能源项目、油基岩屑及废矿物油综合利用、VOC吸附新材料制造、高聚碘消毒系列产品新材料制造等多个项目落户循环经济产业园。
目前,作为重庆市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重庆市特色产业(环保装备)建设基地以及全国40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地区之一,大足区已发展起“一个再生资源产业园,废旧拆解、再生金属、节能环保三大产业链”的再生资源产业格局,规模超400亿元。今年5月,大足还牵头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静脉产业园区发展联盟。
除了依托产业基础,做大做强“车”文章、补齐先进材料“拼图”、升级发展五金产业外,大足坚持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持续锁定“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扬“实打实、硬逗硬、件件盯、手手清”的工作作风,打造更多发展亮点,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数据亮点多一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10月,全区引进江西环锂、京能等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148个,正式合同额660.7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2.6%;
——项目加速落地开工,1—10月,全区新增开工投产项目184个、增长26%,正式合同额606.8亿元、增长16.5%;
——智能电梯发展迅速,1—10月,智能电梯产业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32.9%。
记者 陈安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