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头条>图片头条>轮播头条>详细内容

大足区创新开展多彩劳动教育课 让学生“劳”有所获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10-26 10:35:31 浏览次数: 【字体:

f7db863859b844a188dbfd8e5107a183.jpg

图片1

8a8f8a88bb524538a266519a419fd50d.jpg

经开小学科学老师带领学生了解蔬菜。

c6f9563e1fb94d0d8bb08a3761efaf1a.jpg

学生到实践基地种土豆。

e4c76eb138364860a57eea6ed2a70aa5.jpg

学生上盆栽课。

b872788d01c64be09a4c43af3cab5cf0.jpg

学生为冬菜浇水。

大足网讯(记者 张玮 熊敏秀 见习记者 罗婷婷说起劳动教育,它早已不是新名词。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让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校的一门课程,大足各校开展情况如何?近日,记者从部分中小学校了解到,各校开设的劳动课程丰富多彩,有的把劳动课程直接放在田间地头,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的把劳动课程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达到了“以劳增智”的效果;有的把“非遗”引入劳动课,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学习传承家乡的非遗文化。


经开小学:
深度融合 劳动场所当教室
  “今天我们学习‘比’,大家用卷尺对各块菜地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你们会发现神奇的现象……”近期天气晴好,经开小学六年级三班的数学课堂搬到了学校的菜园里,学生们四个人为一组,两人测量,两人记录。
  一块地测量完毕后,两两交换,再对另一块地进行测量。根据老师制定的表格,学生们完成所有测量任务后,再进入下一步的计算比较阶段。
  另一边,在小葱、蒜苗的种植区里,三年级三班的学生们正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观察葱和蒜苗的区别……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表示,“这样上课太有趣了!”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劳动教育向更高层次的素养提升方面迈进。”经开小学副校长黄春梅介绍,去年以来,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和创新,以校内劳动基地为基础,依托诗词创作社团、养殖观察社团、国风线描社团等,各学科教师不断打破学科边界,将劳动场所变成获取知识的教室,让学生在劳动中拓展学科知识。
  如今,在经开小学,除了劳动课组织学生到校内的劳动基地开展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实践活动外,其他学科也根据各自的特点,增加教学内容,亦或转移教学“阵地”,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
  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成为语文课的写作素材;鲜艳的花朵、劳作的师生,成为美术课的写生题材;择菜、拖地、洗衣服,成了道德与法制课上,学生们“家务擂台赛”的比拼内容……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经开小学探索出了一条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提升学生素养的新劳动教育模式。


东序学校:
内外联动 劳动教育助学生成长
  近日,抓住连绵阴雨后的晴好天气,城南东序学校分批组织了高年级的学生步行前往位于智凤街道的劝农实践基地,开展土豆种植、清除杂草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劝农实践基地占地289亩,不仅是城南教育集团各校区师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场地,也为全体师生提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目前,种植的蔬菜有青菜、萝卜、土豆、红薯等。
  东序学校距离劝农实践基地约3.5公里,师生步行一趟需要近一个小时。在老师有序的组织和安排下,学生们带着劳作的工具,排着整齐的队伍,斗志昂扬。
  整地、打垅、播种、浇水、施肥……每个步骤,老师都亲自示范,然后再由学生分组完成。完成土豆种植后,学生们稍作休整再步行返回。
  又是近一个小时的路程,虽然很疲惫,但学生们感受更多的却是劳动的乐趣和满满的成就感。
  “参加了种植土豆的课程后,我感觉身上和腿上肌肉都很酸痛,手上也起了水泡,但是这堂课却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更加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道理。”学生张配凡说。
  “我们到实践基地的劳动课每个月开展一次,步行来回,再加现场劳作,通常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城南东序学校党支部书记谢兆兵表示,步行到基地也是劳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一步一个脚印,着重培养他们的坚毅品格。
  除了到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教学,东序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内的种植园、绿化带等资源,将其与劳动课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植绿护绿、花园保洁等活动。
  谢兆兵透露,校内外资源互补联动,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劳动教育空间,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


龙西中学:
分地到班 建立劳动课教师队伍
  走进龙西中学的“躬耕园”,一块块菜地被规划得整整齐齐,眼下,豌豆尖、萝卜、大白菜等蔬菜长势喜人。每块菜地都有专门的管理班级,从播种到管理,再到收割,全部由其所属的班级学生负责。
  “学校食堂按市场价收购学生们种植的蔬菜,所挣的菜钱直接纳入班费管理。”龙西中学校长张建辉表示,此举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管好菜地、种好蔬菜的兴趣。
  据了解,作为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早在2019年,龙西中学就开始着手建设“躬耕园”。该园占地12亩,内设传统农业种植区、盆景区、中药材区等。园内实行“班级承包责任制”,初一到初三,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覆盖全校2000余名学生。
  为了上好劳动课,该校充分挖掘校内外的教师资源,一方面调查老师的兴趣爱好,让有种植等特长的老师来兼职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也从就近的蔬菜基地、花卉基地聘请专家来校执教。双管齐下,学校目前已有6名专兼职教师在岗教学。
  音乐老师李寿兰,平日里特别喜欢摆弄花草,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寻找盆景课老师时,立即就找到了她。
  前不久,市教科院的相关负责人专门来到龙西中学就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调研。李寿兰在“躬耕园”的现代农业大棚里,现场执教了一堂生动的劳动课《盆栽花卉移植》。
  李寿兰从四季海棠的基本特性和特征、移植盆栽四季海棠的方法等方面,向学生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学生们根据劳动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移植四季海棠,在劳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在盆栽种植中体会到了劳动的美好。


复隆实验学校:
传承“非遗”冬菜制作技艺进课堂
  大足冬菜,既是烹制川菜的重要辅料,又是重要的调味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009年,大足冬菜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9月,复隆实验学校将其引入劳动课堂,学生们在学习了解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亲身体验冬菜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多年来,复隆实验学校打造了“荷花、水仙、科普”三大特色校园文化,并将其与劳动实践课程紧密结合。春天时,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荷花育种、装泥、种植的实践全过程;夏天时,娇艳欲滴的荷花成了学生笔下的画作;秋天时,学校组织学生在花盆里种植水仙,芬芳四溢;水仙凋谢后学生们将水仙的种子取出,又开始种植荷花。
  “一盆两用,学生们在‘花园’的世界,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复隆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拓展劳动课的内容,今年9月,该校依托相邻的石魂冬菜博物馆和冬菜制作基地,将冬菜制作技艺引入劳动课,并派出老师专门学习,进而打造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大足冬菜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大足特色,学校将其引入劳动课,让学生参与到冬菜制作的整个过程,特别有意义。”执教冬菜制作技艺的老师张春燕介绍,学校在现有的“荷馨园”少年科学院实践基地里专门开辟出土地供学生们种植冬菜,并在劳动课上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从种植、收割,再到晾晒、制作,学校也将组织学生全程参与学习。
  据了解,制作大足冬菜,需要经过“晾晒、洗净、加盐、揉搓、封坛、储存”六道工序,封坛以后的储存必须置于露天。经受风吹日晒、霜打雪冻,三年才能开坛食用。冬菜制作周期长,受场地等因素影响,学校与生产冬菜的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学生可适时到冬菜的生产车间去学习和体验制作技艺。
  此外,学校还会组织大足冬菜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让传承人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大足冬菜的历史和文化。
  下一步,复隆实验学校还将利用空闲教室,打造专门的冬菜制作间和储藏室,让这门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