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法庭 提升审判质效
处在基层第一线的人民法庭既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又是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区人民法院下辖双桥、龙水、万古、三驱四个人民法庭,近三年,四个法庭共受理案件12747件,结案12393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45.2%,占全院所有案件的25.63%。四个法庭依托辖区实情打造特色法庭,提升审判质效。
双桥法庭“开放日”。
双桥法庭:
打造“以诉讼促乡村文明”特色法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事纠纷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双桥法庭立足家事审判,打造“以诉讼促乡村文明”特色法庭。
双桥法庭管辖龙滩子街道、双路街
道、通桥街道、邮亭镇、珠溪镇五个街镇的一审民商事案件,辖区面积236.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3万余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只有家庭和谐幸福,社会和谐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双桥法庭庭长李钰娟说,家事纠纷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引起矛盾的激化,甚至会演化和导致非理性的后果。
从2019年开始,针对家事审判,双桥法庭成立由1名法官、1名助理、1名书记员和1名调解员组成的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专门负责辖区家事案件的办理。2021年年初,双桥法庭新建具有大足石刻文化元素的“孝和文化”的家事调解室、审判法庭,负责家事案件的审理、调查、回访、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心理疏导、法律宣传工作。
记者在双桥法庭家事调解室看到,明亮的房间摆放着沙发、绿植等,墙上挂着大足石刻中《父母恩重经变相》的图片,整个调解室的布置温馨又不失庄重。
“通过植入大家都熟悉的文化元素,唤起传统家庭的和睦温馨。”李钰娟说,家事法庭受理范围包括婚姻案件及其附带案件,抚养、扶养及赡养纠纷案件,亲子纠纷和收养关系纠纷等。
“一起‘家事纠纷’案件就像一座‘冰山’,纠纷只是‘冰山’的可见部分,其隐藏部分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双桥法庭家事审判团队审判员江恺告诉记者,家事案件办理重在案结事了,并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心理辅导、回访工作,引导当事人树立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推动群众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
为此,双桥法庭在社区、农家院坝开展巡回审理活动,以案说法,融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环境保护等内容,引导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民风,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2021年11月,王某某诉石某某赡养费纠纷案中,通过巡回审理,原、被告双方达成了新的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原、被告之间的隔阂,并通过巡回审判实现了“审理一个、教育一个”的法律效果。
同时,双桥法庭深入家庭、学校、社区、乡村开展家事普法宣传,邀请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到法庭参加“主题开放日”活动,了解家事审判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
2021年以来,双桥法庭通过立足家事审判,打造“以诉讼促乡村文明”的特色家事审判法庭,办结家事案件253件,调撤案件226件,调撤率89.33%,平均审理时间25.55天,无一件上诉案件,服判息诉率100%。大量的家事案件通过调撤结案,从根本上化解家庭纠纷,达到“办理一件案子、重塑一个家庭、宣传一片”的效果。在社区、乡村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的家庭风气,从而引导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龙水法庭巡回审理。
龙水法庭: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龙水法庭辖龙水镇、玉龙镇、石马镇共三镇的民商事一审案件,辖区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25万余人。辖区内有大足工业园区、德恒物流园区、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入驻大量的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买卖、租赁、民间借贷纠纷等各类纠纷频发。
据统计,2019年—2021年,龙水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4391件,审结4309件,其中涉民营企业商事合同纠纷案件2655件,结案率98.13%,一审服判息诉率94.68%。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每一起涉企案件都是营商环境。”龙水法庭庭长吴振亚说,龙水法庭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涉企、涉商案件坚持从优从快原则,做到当天立案、当天移送、尽快审结,并不断拓宽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为精准服务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在实际办理的过程中,龙水法庭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主动作为。2021年5月27日,龙水法庭成立“老马工作室”,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对符合调解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走诉前调解程序。
2019年—2021年,甲公司与多家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后未按期支付费用被起诉至区法院龙水法庭,共计25件,涉诉金额累计800余万元,严重影响涉诉企业的正常经营。
对此,龙水法庭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优先委托“老马工作室”的调解员组织诉前调解,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若诉前调解不成,承办法官便立即安排开庭并在审理过程中继续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调解成功率达84%,最短审理时间为14天。
同时,为落实“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龙水法庭积极与所在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展开合作交流,整合力量、集中化解发生在辖区的重大矛盾纠纷,实现纠纷调处由“独角戏”向“大合唱”的转变。
2021年6月4日,劳动者代表来到龙水镇政府办公楼,要求政府出面解决他们工资被拖欠的问题。事件起因源于当事人姚某某、周某某、王某某等带领农民工共计275名,在重庆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花果山”项目工作完成并验收后,重庆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总承包人张某某未支付劳务费共计233.7万元。
龙水镇政府随即通过“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联系了区法院。为稳妥处理该纠纷,龙水法庭法官胥杰立即赶赴现场,与龙水派出所和司法所共同进行调解。
在现场,法官分别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一方面向发包方和总承包负责人讲明责任义务和违法后果,一方面对劳动者代表进行沟通,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终得到双方支持理解,通过综合考虑明确了工资具体金额和支付的具体期限,提出调解方案供双方参考。经过联合调解组的不懈努力,双方反复磋商后达成调解协议。
同时考虑到所涉及的劳动者有部分系外地人,为确保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和强制执行力,减少当事人的诉累,龙水法庭在第二天启动周末法庭,召集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在法庭现场立案,现场询问并制作笔录,及时作出裁定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此次事件通过运用‘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妥善处置了该起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农民工工资纠纷,以实际行动为促经济、保民生、维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吴振亚说,2021年共调解356件,调解成功180件,调解成功率达50%以上。
万古法庭送法进企业。
万古法庭:
“速裁庭”护航园区发展
“春节前,我们就可以收到对方拖欠的尾款了。”日前,万古法庭的负责人再次来到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公司相关负责人一再对“速裁庭”的快速、高效表示感谢。
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是位于大足高新区内的一家企业,它与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向该房地产有限公司提供电梯设备,合同总价款988200元,合同就付款时间、付款方式、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均有明确规定。
合同签订后,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如约履行完毕全部合同义务,全部电梯设备经验收合格。
根据合同约定,房地产公司应在质保期(验收合格之日起12个月后)的7日内付清全部款项。然而,房地产公司未按约向施密特电梯公司支付质保金49410元,其逾期行为已构成违约。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1日,依法提起了诉讼。
11月24日,承办法官宋云祥前往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进行巡回审理,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被告某房地产公司于2022年1月30日前支付原告尾款49410元。
“本案从立案、开庭、调解、结案共历时34天,最终以双方对抗冲突最小的调解方式结案,最大程度保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承办法官宋云祥介绍,庭审结束后,他们当即开展了法治宣讲会,在园区和企业树立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
万古法庭立足高新区,于2021年建立了“护航高新产业速裁庭”,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就是“速裁庭”快审快结的一个缩影。
万古法庭管辖万古、雍溪、金山、拾万、国梁、回龙、古龙7个镇街的民商事一审案件。辖区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20余万人。
位于万古镇的大足高新区于201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5月获批市级高新区。通过几年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特种设备三大主导产业高歌猛进,落户企业日益增多。
“我们成立‘速裁庭’就是为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化解法律难题。”万古法庭庭长雷琳介绍,速裁庭成立了“一审一助一书”的审判团队,梳理高新区注册企业的实际情况并造册,与企业挂钩联系,定期进入园区走访调研。每季度针对热点案件开展一次巡回审理,在方便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法治宣传的效果。今年,万古法庭计划在园区办公室设立“审务工作站”,每个月抽出一天时间,派驻值班法官“坐诊”,开展法律服务,接受法律咨询等,为辖区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去年10月,万古法庭干警前往大足高新区,为园区企业送上了一套见效快、效果好的法治“体检”套餐。“体检”包括了“望闻问切”和“对症下药”两个环节。庭长雷琳和园区企业代表们就园区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交流,雷琳围绕依法合规经营、规范用工管理、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替企业“把脉问诊”,并针对困扰企业经营发展的法律问题,为企业“开出药方”。
“企业买卖合同纠纷数量不多。”雷琳透露,2021年,其占比不到万古法庭总案件量的一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将矛盾化解在诉讼前”。
雷琳介绍,借助“一庭两所”和“老马工作室”,将矛盾化解在庭前。立案后,承办法官向双方当事人进行法治宣传,并根据具体情况,努力使当事人互谅互让,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助推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速裁庭’是一个有益的探索。”雷琳表示,今后,万古法庭将继续利用新思路新方法,更高效地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为园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驱法庭负责人(中)到企业走访。
三驱法庭:
探索“裁判路径”维护改革成果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区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2017年12月先后启动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三驱法庭结合土地入市试点工作,探索符合区情、市情的审判思路和规则取得积极成果。
据统计,到2020年11月17日,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获得收益,村民因对该集体收益分配发生纠纷,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8件。
其中,2020年受理23件,系吴某某等23人诉三驱镇某社区第一村民组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系列案,原告请求法院判决撤销三驱镇双吉社区第一村民组于2020年5月20日作出的土地收益分配方案。
该系列案撤诉5件,判决18件,判决的18件认为村民小组制定的分配方案未达到被告小组三分之二以上或者本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数,且所作决议内容严重侵犯了部分村民的合法权益。
经法院对各项证据的审查核实,依法撤销被告三驱镇某社区第一村民组于2020年5月20日作出的土地收益分配方案。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在审理类似涉及土地改革的案件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益分配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难。”三驱法庭庭长曾相强介绍,为了解决难点,三驱法庭建立了纠纷提前研判机制,凡涉此类案件,纳入庭长监督管理范畴,一旦案件传递至承办人手中,即应报告和充分了解,在分管领导的组织下先行对案件进行研判,统筹审理路径、化解方式等。
同时,对已进入的诉讼案件,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并对纠纷引发原因、群众诉求是否合理合法、执行改革文件以及制作涉群众利益的相关方案是否有问题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拟定有利于改革的化解方案和做好某些领域的风险防范。
其次,三驱法庭还将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中,借助已经建立的多元化解纠纷平台,坚持能调则调,以调解纷,尽可能和谐化解纠纷和消除有可能产生的负面联动效应。
“我们结合相关改革文件,将文件精神或某些积极性的措施融入办案中,探索了一条与改革相适应的裁判路径。”该负责人举例,借鉴区农委下发的关于农村土地收益“三分两不分”分配机制,结合案件实际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纠纷。
记者 毛双 张玮 实习生 朱智恒(图片为资料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