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区外媒体看大足>详细内容

大足打造石雕共享车间 探索川渝文旅融合新路径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3-01-13 17:10:1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足石刻文创园 新渝报记者
新渝报记者瞿波瞿波摄摄

大足石刻文创园 新渝报记者 新渝报记者瞿波瞿波摄摄

艺术家小镇

艺术家小镇

  

大足打造石雕共享车间
探索川渝文旅融合新路径


  众创空间并不新鲜,但为石雕企业打造的众创空间你听过吗?日前,记者在位于大足石刻文创园内的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看到,数控雕刻共享车间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3月投产。届时,这里的大型切割、数控雕刻设备可以满足50家企业生产需求,年产值预计5亿元。这也是资大(四川省资阳市、重庆市大足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结出的又一硕果。

抢驻共享车间
企业来大足“抱团”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川渝石雕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大足石刻文创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段勇介绍,由此,大足和四川省资阳市商议提出“石雕企业孵化器”概念,将两地石雕企业集中到园区“抱团发展”,共享设施设备,共同打造中国雕刻界的“川军”。
  “大型雕刻设备针对石雕工作室来说造价高、使用率低,通过园区共享的方式,不仅能提高设备运转效率,还将为企业节约千万成本。”段勇告诉记者。
  预计今年3月,园区从山东、浙江等地采购的3D打印机、雕刻机器人、大型切割机、数控圆雕机等设备就可以入场完毕。届时,能满足50家企业生产需要,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
  “入驻后,我们只需要专心做设备设计和找市场。”园区内,商户正陆续装修进场,一位负责人如是说道。
  接下来,大足将全力帮助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签约企业解决困难,引导更多企业入驻,预计年底,入驻企业可达120家。
  有了石雕基础,当地还大力发展玉雕产业,打造中国西部珠宝玉石产业基地。

工匠携手艺术家
产业有了“智库”
  在距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不远的川渝石刻特色文创产业实训基地,石雕工匠苏中明正参照设计稿,对一组抽象的佛像雕塑进行肌理细节刻画。一凿一锤的清脆声响间,匠人仿佛与设计雕塑的艺术家来了次深入对话……
  设计这组抽象雕塑的艺术家孟继兵,是实训基地工艺美术大师成员之一。他设计的是一组佛像残件,不仅需要复原古代工人的雕刻痕迹,还要体现石刻经岁月风化的残脱美感。
  这是苏中明和孟继兵的首次合作。通过深入沟通,苏中明很快领会了其中寓意,并得心应手进行刻画。
  过去,以苏中明为代表的川渝工匠只擅长传统佛像,对现代雕塑的抽象造型却“缺乏想象”。对此,川渝石刻特色文创产业实训基地,依托两地相关高校尤其是四川美术学院优质资源,聘请常驻园区的全国各地工美大师,开展研究培训,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设计,以前是川渝工匠的弱项。”苏中明说,在基地,通过艺术家做设计稿,工匠修缮细节的合作方式,可以和艺术家碰撞想法,是提升技艺的好机会。
  此外,大足还打造了艺术家小镇,30多位省部级以上工艺大师签约入驻,将建成川渝两地雕塑艺术聚集地、工艺美术研学中心、游学中心,成为石雕产业转换的“智库”。

筑“石”为基
拓宽川渝文旅合作平台
  石刻,是大足一张靓丽的名片。
  围绕一个“石”字,做好文旅文章。大足石刻文创园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还在全力推进“粮仓1958众创空间”、三角梅沙滩露营基地、非遗工美城等建设,加快实施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加速形成有颜值、有产值、有价值的特色园区。
  同时,该文创园也是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则是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中唯一一个以文旅为主题的平台,规划范围为四川省资阳市和重庆市大足区全域。
  按照规划,两地将聚焦构建示范区“一核两区两带”空间格局,加快安岳圆觉洞、乐至陈毅故里创5A、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宝顶山景区、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联合发布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投资机会清单,涉及川渝石刻文化公园、龙水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项目11个、投资规模1400余亿元。
  筑“石”为基,川渝文旅合作平台不仅越来越牢固,也越来越宽广……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