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区外媒体看大足>详细内容

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足故事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11-11 11:04:49 浏览次数: 【字体:

e66cb4d746584e9db6ce252406a17880.jpg

好生态吸引好生态吸引白鹭等上千只候鸟栖息白鹭等上千只候鸟栖息。

09695e860e214983abcd75305e6654cb.jpg

雷竹规模种植。

067afaf39fc047b0b59dbe490d813b1f.jpg

直升机植保。

5f1ab06594de4fa08ad78fa3a725ac75.jpg

广大市民踊跃参加义务植树。

f3f7c87572df4c158fb6f71677a1b1b9.jpg

规模化种植茶叶。

1c281618841248ecae6abf8839e96033.jpg

俯瞰大足城区,推窗能见绿、出门即入园。


这是一座和森林相拥相抱的城市,把满眼绿色留在了身边;
  这座城,把荒山育成了“绿山”,让农民捧上了“金山”,使发展有了“靠山”;
  ……
  人与自然的和谐故事,在这座城精彩上演:在巴岳山下,在濑溪河沿岸,在城市街道和公园,绿树成荫,人在景中,城在树中。一阵风吹过,一排排、一行行树木摇曳生姿,仿佛在初冬的季节里,诉说着大足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壮举。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大足区林业局造林绿化科科长卢琪告诉记者,与其他自然禀赋优越的城市不同,大足一直是个缺少绿色资源的地方。因为不是“天生丽质”,所以他们格外努力。
  自从2017年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大足区对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标,实招推动城区增绿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绿色廊道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9.9亿元,绿化荒山17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6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增加8.4平方米,国土绿化35.5万亩,建成森林小镇7个,“国家森林乡村”16个,“重庆市绿色新村”2个,市级绿色示范村60个,打造了“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等一批林农旅文商融合发展的典范……实实在在创建出了一个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机勃勃的新大足。
  请绿入城让城市拥抱森林
  林业对于城市,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
  大足把森林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起来,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打造美丽宜居的环境,不断释放绿色崛起的新动能。
  2019年,大足区用275天建起了香国公园。从第一声开工的号令落下,到打开公园迎客的大门,是大足区下决心培育城市生态绿心,造就了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颜值担当”。
  2020年10月,香国公园获得“重庆最美公园”“市民口碑奖”双重荣誉,成为大足一颗绿色明珠。日前,香国公园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大足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项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大足以公园建设为主为城市添绿,营造出良好生态空间和优美城市环境,也让自然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相融。5年来,大足先后建成了香国公园等13个城市公园游园,并对烈士陵园、濑溪河滨河公园、大渡河游园等5个城市公园游园进行了提档升级。206.3公顷的新增公园面积,精心装点起大足城区“推窗见绿”的宜居场景。
  同时,还新建生态停车场5个、交通岛32处;完成城区闲置地及坡坎崖绿化美化12.2万平方米。2017年以来,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6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增加8.4平方米,城市颜值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大足,已成为了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绿洲。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重庆市森林城市等称号。
  靠山富山产业优化捧出“金饭碗”
  站在龙水镇车辅村的最高山坡上,目之所及,全是成林的雷竹。
  “一共50几个山头,全种上了雷竹,亩产量在2500—350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到5000公斤以上!”村干部告诉记者,这是2017年,大足区引进的一家名叫“中农竹丰”的农业企业在村里发展的产业,于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雷竹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近年来,大足区不断引导各类资本多形式投入造林绿化,共吸引32家社会资本投入5.1亿元发展林业产业。重庆沁旭竹笋有限公司注册“熊猫雷笋”商标,挂牌上市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农竹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林学会、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4家科研院所签订“中农雷竹产业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院所雷竹科研基地”,并挂牌“全国雷竹种苗创新繁育基地”“西南雷竹种植培训基地”,为森林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样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还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例子,在大足区还有很多。
  我区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生态优先,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林业产业蓬勃发展。培育市级林业龙头企业5个,建成雷竹、荷莲等特色效益林产业基地15个,面积5万亩。增加就业2.5万余人,带动周边农户5.1万余户,林农年人均来自经济林收入0.84万元,占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比例62%,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同时,大足区还通过造林绿化,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建成珠溪镇宝珠村、拾万镇将军村等16个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棠香街道和平村、高坪镇冒咕村获评“重庆市绿色新村”;建成60个市级绿色示范村;建成雍溪镇、拾万镇等7个森林小镇。建成“荷花山庄·罗庄”、“如梦荷塘·山湾时光”、“棠香人家”、“老家·观音岩”等一批具有生产效益、生活品质、生态价值的美丽乡村,成功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足正通过大量植绿,让大足农村群众端上“金饭碗”。大足林农,也正在从“靠山吃山”向“靠山护山、靠山养山、靠山富山”转变。
  生态画卷植绿、护绿、爱绿成新时尚
  产业兴带动生态美。
  大足区以国土绿化为重点,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大足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土绿化工作方案》、《大足区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切实做好国土绿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足区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的林果茶、中药材基地,创建了熊猫雷笋、古龙茶等多个林产品特色品牌。新建现代化国有保障性苗圃1个、占地5000亩,已培育香樟、桢楠、三代杉、马褂木、马林光等树种2500万株,年产值达5400万元,基本形成“品种本土化、生产本地化、供给近地化”的苗木保障生产能力。
  2020年10月,大足区南山公园植物科普基地正式对市民开放。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曾经是一块堆满建筑垃圾,产生大量扬尘的荒坡。
  2020年年初,大足区制定下目标:启动城区坡坎崖壁等立体绿化改造工作,完成10个坡坎崖绿化示范点项目。大足区城管局决定把这处坡地改造为植物科普基地。治理后的荒坡现引入132个品种的植物,成为大足南山植物新品种展示基地。
  截至今年,依托退耕还林、长防林三期、中央造林补贴等林业生态工程,大足区绿化荒山17万亩,年均新造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2%,昔日的荒坡缀满生机。
  除此之外,大足区还完成裸露坡坎崖壁立体绿化美化12.2万平方米;对石刻大道、宝棠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补植新造1.02万亩;完成中塘路、渝安路等23条道路提质增绿,绿化面积0.4万亩;完成河湖库等水体沿岸绿化0.46万亩……
  大足区从城市“小切口”入手推进扩绿工程,“见缝插绿”做好生态文章,让荒坡崖壁变为绿水青山。
  每一片绿叶都有着美好的生命。大足区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平均每年68.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27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6%。
  同时,加强对古树的保护,开展了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制定了《大足区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实施方案》,对全区27个镇街共441株古树名木全部建档挂牌,对全区35株一级古树名木及亟需抢救修复的二、三级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策复壮保护,保护率达100%。
  高坪镇是小川东道进入大足的第一站,该镇的楠木林共3000余亩,是目前全市面积最大的集中成片楠木林。大足区不断加强对楠木林资源的管护,严防森林火灾、病虫害以及乱砍滥伐林木现象,为实现乡村振兴守好绿色屏障,为当地围绕楠木资源发展科普、观光、休闲、赏游系列生态产业打下基础。
  植绿、护绿、爱绿新风尚已成为大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足区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各个领域,生态优势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强大发展新动能,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实现又好又快的绿色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穿行在大足城乡,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人民群众绿色幸福感显著提升,大足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谱写更加动人的森林乐章。

链接——
  “十四五”期间,更多“绿色方案”将落地
  “十四五”期间,大足林业发展将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大力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工程。到2035年,总投资20亿元,建成20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4万亩,现有林改培11.2万亩,森林抚育4.8万亩,建设林苗一体化基地1万亩,发展林下经济3万亩。
  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护好北山、南山、巴岳山、宝顶山景区森林资源,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好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到70%以上,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防火能力提升,严控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疫病。
  三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实行最严格的山林资源保护制度,构建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山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四是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完成国家森林市巩固期72个项目建设,大力开展玉滩湖湖岸及濑溪河、淮远河、窟窿河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新建铁路、公路两旁可视范围内坡地绿化,建成国家森林乡村50个、重庆市绿色示范村100个,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五是大力发展雷竹产业。新建雷竹基地2.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建成中国西部“雷竹基地”“供种基地”。

记者 陈龙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