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国际国内>国际>详细内容

正视美国的科技竞争焦虑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3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几年不断有中国科技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遭阻的消息传出。在大部分科技领域还领先于中国的情况下,美利坚昔日冷艳正化作今朝的焦灼不安,在它看来,中国开始正面挑战美国霸权的根源——科技优势。  借助于以科技为核心的一系列组合优势,美国在二战后挫败多个竞争对手。在冷战中,美国的科技优势使得苏联除军工以外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当日本在汽车和电子行业咄咄逼人时,美国以计算机软件行业反击回去;当欧盟抱团发行欧元,美国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领域崛起,偌大一个欧洲,竟没有一家像样的互联网公司,而苹果更是让欧洲的传统手机巨头黯然收场。  为何美国能长盛不衰?首先,美国的人口和市场规模远大于其他西方国家,可以同时在科技行业的各个分支发力,而其他西方国家只能专注于某个或几个分支。其次,美国有着苏联所不具备的技术成果转换制度,这种基于市场的自我造血效应使美国能够对竞争对手实施“降维打击”。  基于过往胜利,美国对其科技优势有着强烈自信,认为其科技霸权不可能被挑战,能够实现持续的科技突破,创造一个又一个新兴行业,并获取最丰厚的技术垄断暴利。而其他国家只能仰美国鼻息。所以,美国并不吝于把部分行业转移出去,并对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对研发人员流动也持开放态度。  但如今的中国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一方面,中企在本国市场就能成长到一个足够大的规模,有足够多的积累助其涉足海外。另一方面,中国采用的也是市场经济,胜利者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并不畏惧美国同行。  偏偏在这个时候,美国在前沿科技探索上陷入困境。过去美国面临他国紧逼时,不屑于比拼人力成本,是通过开辟一个新行业来反击竞争对手。但21世纪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突然发现,重大的原创性技术突破似乎遇到了问题。新能源裹足不前,新材料还在画饼,航天航空已经面临物理定律的天花板,AI和物联网宣传大于行动,被寄予厚望的生物领域,数十年的海量基础研究投资(远超阿波罗登月工程)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国第一次有种如芒在背的焦虑感,因为美国承受不了失败。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有过困惑,为什么美国超市普通营业员的收入如此高?但后来明白了,这种不可贸易的工作分享了美国的科技优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其可贸易产品上的技术竞争优势,把部分国内矛盾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确保了西方意识形态上的“盛世”神话。如果丧失了科技上的优势,只能依靠初级产品来维持出口竞争力,其内部矛盾可能会急剧上升。  由此,就能理解美国对科技优势的高度敏感性。事关国运,美国的精英阶层会将科技问题政治化,采用一系列手段维持科技竞争优势,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准入,技术转移封锁和限制人才流动。  面对美国竞争态度的转变,中国必须认识到,在技术天花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中国应立足本国,梳理好制度设计,准备持久战。就科技竞争而言,这需要政府把自主创新真正从口号变成行动,从税制,法律和舆论等角度做出改变。从思想层面认识到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创新的孵化器,以灵活的企业IPO制度保证初创企业成长。此外,美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政策也值得借鉴。(方承志,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