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欧盟后的中东欧国家为何尴尬
日前,波兰最高法院裁决暂停之前议会通过的强迫法官提前退休的新法律,并表示在欧洲最高法院裁定之前,受新法律影响的大法官将继续任职。波兰政府随即发表声明称,波兰最高法院的裁决无效,新法律将继续有效。 波兰政府和最高法院之争,不但凸显波兰与欧盟间围绕司法改革日益尖锐的矛盾,也折射出夹缝中求生存的中东欧国家的尴尬处境。 “蜜月期”后生纷争 2004年以来,欧盟“爆炸式”东扩,先后吸纳了12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脱欧”危机的接连上演,以及局部与整体利益的摩擦上升,中东欧国家与欧盟“蜜月期”很快结束,而在内政外交等一系列问题上两者的分歧却日益增多。 ——欧盟内部双重质量标准。同样的品牌和包装的产品,在中东欧销售的比其他国家的质量差,引起中东欧国家的不满。 ——难民危机爆发以来,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反对欧盟提出的安置难民的强制配额制。四国相互支持和配合,排除来自欧盟行政、司法和议会部门的打压,拒绝接受欧盟强制难民分派制度,使得欧盟难民分配方案迄今未能获得通过。 ——匈牙利和波兰因其国内政策近年来屡遭欧盟的质疑和干预。针对匈牙利关于提高外国资助非政府组织透明度的法律、高等教育法修正草案等文件,欧盟不是发起违规程序,就是提出“意见”要求匈方作出答复。欧洲议会还要求针对波兰破坏法治的行为启动《欧洲联盟条约》第七条规定的程序审查。如果最后表决通过,波兰将面临被欧盟剥夺表决权处罚。 ——“多速欧洲”与“同速发展”之争。欧盟提出建设“多速欧洲”设想,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反对这一设想,呼吁欧盟国家应避免“多速”,谋求同速发展。 “二等公民”的尴尬 东欧剧变之后,中东欧国家全面倒向西方,其加入欧盟的决心之大、期望之高有目共睹。如今中东欧国家与欧盟何以嫌隙日增? 首先,中东欧国家民族自尊受到伤害。中东欧国家地处欧盟“边缘”地带,远离“核心”地区,与核心地带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在欧盟重大问题决策的话语权上,还是在产品双重质量标准方面,中东欧国家被“边缘化”,成为欧盟中的“二等公民”。不管中东欧国家如何抗争,欧盟最后通过的文件还是认可“多速欧洲”的设想。对于自尊心非常敏感的中东欧国家来说,这是不能承受的屈辱,引起强烈反应,同时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无奈和无助。 其次,中东欧国家自主原则受到侵蚀。入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相处,由于历史经历不同,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开始显露,并在内政治理问题上屡屡突破欧盟条条框框的底线,引发欧盟控制与中东欧国家反控制的斗争。目前,双方僵持不下,看不到问题解决的前景。 最后,中东欧国家主权受到挑战。名义上,欧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盟,但实际上随着一体化深入进行,成员国的主权已变得十分模糊,主权让渡的边界也不清楚。在难民分摊问题上,欧盟居高临下对成员国发号施令,遭到中东欧国家坚决反对和抵制。 中东欧国家对平等、自主和主权的执着追求,是一条贯穿这些国家入盟之后历史的主线。尽管不断受到欧盟的打压,但是由于在经济上离不开欧盟,中东欧国家秉持“斗而不破”原则与欧盟周旋,在可能范围内寻求妥协依然是其主要的诉求。 (作者吴正龙为中国前驻外大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