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原政委、大足石刻守护人钟法权:汲取大足文化增添作品厚度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10:29:13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1


  二十多年前,钟法权初访大足石刻,便深受震撼;二十多年后重访,钟法权的感受更为深刻。他表示,大足石刻不仅是“形象的文化、立体的文化、视觉的文化”,更是一种文字难以完全承载、具有强烈精神感染力的文化存在。
  “这些石刻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能说话、能潜移默化教育人的文化载体。”他特别谈到石刻中所蕴含的“孝”与惩恶扬善场景。“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或做了坏事应受何种惩处——这些场景非常形象,极具教育意义,能直击人心。”在他看来,这种将伦理具象化、信仰生活化的表达,不仅震撼,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它让作品更具厚重感。”
  谈及大足文旅发展的优势,钟法权认为,大足石刻本身就是一张无可替代的文化名片。“人们提到重庆,就会想到大足;想到大足,就会想到石刻。”他指出,通过大足石刻,人们能直观看到千年前宋代的社会风貌与工匠精神,这种“跨时代的对话”极为珍贵。
  他特别强调大足石刻所体现的“时间哲学”。“一座石窟往往要雕凿五年到十年,古人用时间实现梦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而现代人往往追求‘快钱’与即时享受,这种对比发人深省。”
  在钟法权看来,大足石刻之所以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离不开当地人对文化的“崇尚与爱护”。“他们像守护祖祠一样守护石刻,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是传承的根本。”他表示,这种将文化融入血脉的守护,与石刻本身一样动人。而此次来到大足,钟法权也正式受聘为“大足石刻守护人”。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谈及创作初心,钟法权如是说。作为长期书写英雄的作家,大足本土英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饶国梁及其妹妹饶国模的事迹,给了钟法权极大触动。“英雄是民族的脊梁。”钟法权说,“兄为革命捐躯,妹为革命倾家,一门双杰,忠烈相传。这在文学创作中是极具震撼力的珍贵素材。”他表示,饶国梁、饶国模的故事未来极有可能融入他的创作。“若是报告文学,我必须再来大足深入采访;若是小说,他们的精神与身影也将在我的虚构叙事中获得新生。”
  在钟法权看来,大足既是文化厚重之源,也是英雄辈出之地。这片土地上,千年石刻的文化力量与近代英雄的人格力量,共同构成了他取之不尽的创作“养分”。他表示,未来会将在大足收获的这些真正打动他的故事与精神融入笔端,增加创作作品的深度与历史的厚度。
作家简介:
  钟法权,大校军衔,曾任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政委,在部队工作三十余载。他长期致力于军事文学与报告文学创作,著有《张富清传》《浴火》《为珠峰测高的人们》等多部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尤以塑造英雄人物、挖掘英模事迹见长。其作品曾荣获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以深沉的英雄情怀和扎实的纪实风格,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记者 陈安林/文 瞿波/图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