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支起发展“锚点”
大足区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以文旅产业为支点,积极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文旅产业正成为当地就业增收的“幸福引擎”。
大足文旅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3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旅游总花费260多亿元,同比增长29%以上。2025年1—7月,接待游客299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0%;旅游总花费185亿元,同比增长29%多。全区现有文旅企业3451家,开发文旅岗位13500余个,为就业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
大足区立足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就业”融合模式。在深挖文旅项目带动力方面,依托宝顶山景区提质升级、龙水湖度假区开发等项目,2024年新增导游15个,本地群众占比超80%,新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人。
特色产业成为造血点。依托大足石刻文创园,通过“石刻文创工坊”“乡村非遗集市”等平台,扶持石刻雕刻、竹编、冬菜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带动200余户家庭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强化技能培训为就业赋动能。联合大足区人力社保局开展“石刻讲解员”“乡村旅游运营”等专题培训5期,覆盖1000余人次;石刻文化产业公共实训基地每年培训约754人次,涉及石雕技艺、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每年为文旅行业输送数十名技能型人才,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夜市经济成为撬动消费与就业的“金钥匙”。蓝湖花街、德福街、吾悦新印巷步行街等夜市街区热闹非凡。吾悦新印巷步行街汇聚137家特色商户,年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大足构建“3+3+N”夜间消费体系。如今夜市经济吸引客流上百万人次,带动消费上亿元。“小摊位可以撬动大民生”,夜市成为创业者的梦想摇篮。
文化IP的打造让大足石刻宝藏实现“全域联动”。2025年春节除夕夜,大足石刻登上春晚舞台,春节假期接待游客总花费达15.15亿元,同比增长14.16%。“五一”期间,“昌州夜宴”整合四大元素,打造五大主题板块活动。“昌州夜宴”等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活动策划、组织到现场服务,各个环节都吸纳了众多当地劳动力。
大足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激活资源潜力,让更多群众端稳“文旅饭碗”,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记者 谭显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