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与时间赛跑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9-03 11:07:22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25日下午两点,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的阳光像熔化的金子,泼洒在青灰色的岩壁上。37岁的成都游客杨女士抹了把额头的汗,视线落在卧佛安详的面容上时,突然觉得双腿发软,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杨女士,您没事吧?”讲解员李凤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连忙扶她靠在石壁上,景区便利店工作人员也连忙送来葡萄糖。
  “可能就是天太热了,歇会儿就好。”杨女士小口啜饮着葡萄糖,看着李凤额前被汗水打湿的碎发,不好意思地摆摆手。但她没说的是,前段时间的手术让身体还没完全恢复,此刻太阳穴正突突地跳。安保人员伍兴志巡逻经过,看到她煞白的脸色,当即从值班室扛来折叠担架:“您这情况得去医院,我们抬您下山。”杨女士连连拒绝,“好不容易来一次,想把石刻看完。”
  伍兴志没再坚持,只是和同事抬着担架跟在队伍后面。李凤则放慢了讲解节奏,特意把路线往树荫多的地方引。走到毗卢洞时,杨女士的脚步明显踉跄起来,嘴唇泛出青紫色。“去千手观音殿歇歇吧,那儿凉快。”李凤和伍兴志几乎同时开口,可杨女士望着不远处的地狱经变相龛,还是摇了摇头。伍兴志赶紧把椅子放在黄葛树下,又拧开一瓶矿泉水递过去,自己则站在烈日里,目光始终没离开游客的脸。
  15时刚过,地狱经变相龛前的石梯上,杨女士正想抬头细看“六道轮回”的浮雕,眼前突然炸开一片金星。“小心!”伍兴志一个箭步冲上前,和李凤一左一右架住她软下去的身体。几乎就在同时,景区3号观景台的紧急呼叫器发出急促的蜂鸣——15时08分,求助信号抵达消防救援中队备勤点。
  “通知巡逻车清道,让医疗组在半山亭待命!”大足石刻景区消防中队队员欧小磊和同事抓起救生包就往现场冲,红色的救援服在烈日下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沿途的巡逻车早已停下疏导游客,狭窄的步道上,游客们自觉往两侧退让。12分钟后,当消防队员赶到时,杨女士已经被安置在担架上,伍兴志正用草帽给她扇风,李凤蹲在旁边轻声安抚。
  “一组拉警戒带,二组搭棚子!”指挥员一声令下,蓝色的警戒带迅速圈出安全区,遮阳棚像一朵突然绽放的伞花,把毒辣的阳光挡在外面。医疗人员蹲在担架旁测血糖、量血压,消防队员则分工展开行动:有人用防滑绑带把担架捆得结结实实,有人拿着工兵铲清理前方步道的碎石,还有人提前跑去探查陡坡路况。
  “左脚下台阶!”“右边有凸起!”抬担架的四名工作人员喊着号子前行,40摄氏度的高温把地面烤得滚烫,他们的工作服瞬间湿透,汗水顺着下巴滴在石阶上,洇出一串深色的圆点。每走30米,就有另一组队员接力替换,手掌被担架杆勒出红印也没人吭声。近200米的陡坡上,这支移动的“生命队伍”像一条缓慢流动的河,稳稳地托着担架向山下移动。
  景区接驳车早已在出口等候,消防队员抱着急救箱紧随其后。从景区到医院,李凤始终握着游客的手,直到检查结果出来,确认只是中暑脱水,大家才松了口气。16时多,当杨女士能自己走动时,李凤和另一位工作人员又陪她赶到高铁站,把她送上前往大足南站的大巴。
  动车上的空调吹散了暑气,杨女士打开手机备忘录,指尖在屏幕上颤抖:“我依稀记得醒来时身边围着一圈关切的面孔,有人为我扇风,有人给我喂水,你们的冷静和专业让我在慌乱中感到无比安心,这份救命之恩,我永世难忘……”她写道,“大足的美,不只刻在石头上,更流淌在人的血脉里。”
  如今向朋友推荐时,杨女士总会认真地说:“大足石刻绝对是一生必去的世界遗产,你不仅能被精妙的石窟艺术所折服,更能感受到一个景区背后专业的运营能力和充满人情味的服务,那里守护历史的,是一群最温暖可爱的人。”而景区的黄葛树下,伍兴志依然在巡逻,李凤的讲解声回荡在石窟间,欧小磊的救生包始终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在这座千年石窟里,守护历史的人,正用温情续写着新的故事。

记者 熊敏秀

终审:刘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