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献血相关小知识,你知道吗?
6月14日是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公民无偿献血的目的在于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挽救伤病者的生命,弘扬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
然而不少人对献血仍有疑问:献血对身体有影响吗?献血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项?什么情况不能献血……为此,记者采访了大足区中心血库副主任周雪莲。
“人的血液是不断新陈代谢的,一般每三个月红细胞要更新一次,人体内的‘血库’马上予以补充,所以适量献血不影响健康。”周雪莲说,科学实践证明,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人体血液总量的5%10%,人体自身将在短时间内及时补充,还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
不仅如此,适量献血还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健康人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坚持长期适量献血,可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有利于改善身体的供血供氧状态,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
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够减少血液中铁、铜的含量,将血液里的杂质、毒素、脂肪带出体外,从而预防、降低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
献血的条件有哪些?周雪莲表示,献血者必须年满18周岁至55周岁,且男生体重超过50公斤,女生体重超过45公斤。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在献血前,要学习了解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不要服药,如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功能;应低脂肪饮食,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以稀饭、馒头、汤面条等清淡食物为主,不宜空腹献血;忌献血前饮酒;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献血后,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或用不洁物品擦洗;如针眼周围出现青紫现象(属血液渗出血管外),可做局部热敷,几天后会自然消退;适度活动,献血后当天不要从事高空、高温作业、长途驾驶、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适当补充营养,可以适当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
此外,周雪莲提醒,根据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两次全血捐献间隔6个月,两次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2周,机采血小板与全血捐献间隔1个月,全血与机采血小板捐献间隔3个月。个别献血者在献血后可能出现倦怠感,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适当休息即可恢复。
记者 毛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