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唐花3亿4千万点一份荔枝“外卖”
罗义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句可谓家喻户晓,在当下正值荔枝上市之时,正在央视八套和线上平台热播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不仅让人闻到满屏的“荔枝香”,硬是把人拉回到千年前发生在大唐王朝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点荔枝“外卖”的情景里。
此剧一播出就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喜爱。在央视八套黄金强档的平均收视率为1.2%,单集最高收视率为1.38%,单集最高收视份额7.07%,在同期热播剧中排名第一。
《长安的荔枝》是一场惊心动魄、既荒唐又写实的传奇,是一个唐朝基层小吏接到一个“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一个“生死局”。
电视剧播出后,一个智囊机构为唐玄宗给杨贵妃点一份五千里外的荔枝“外卖”算了一笔账——
转运4600里,涉及水陆驿站153个,调用上万人力,大量骑使、驿马、快舟、桨手与纤夫,平均密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六十里一换,换人、换马耗费银钱高达56720贯。按盛唐一贯钱约等于6000元到7000元算,一份荔枝“外卖”居然至少要花费人民币3亿4千万!
如此奢靡,可以让如今西安全城1316万老百姓每个人美美地吃上一回了。本来是贵妃娘娘要吃荔枝,到了办事者那里,就变成了一道多选题。“大姐韩国夫人吃不吃?”“三姐虢国夫人要不要?”……
“荔枝使”李善德计划10棵树,到了右相(唐朝右相是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的别称,为宰相之一)这里就成了30棵,到了都省(都省指唐代尚书省总办公厅)那里就增加到50棵,转到岭南,就变成了100棵,底下办事的人再留出余量,就变成了至少200棵。至于是否造成浪费,无人关心。
以当时的农技水平,一棵荔枝树要生长20年左右,为了保鲜,连树干一起砍下,30亩荔枝园尽数全毁。这个过程中,有多少骑手奔波涉险,有多少马匹横死,有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历尽千辛万苦,送到长安的荔枝又有多少呢?一骑,只有一骑。
从岭南浩浩荡荡出发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的,只有一匹马,两坛果。如果史书不记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14个字的背后,谁能想到包含了多少血和泪呢?
电视剧能引起千万人的共鸣共情还不仅仅是历史的厚重,一个唐朝的基层官吏李善德领到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拼搏奋斗的形象的活灵活现,很多现代打工人从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在没有飞机、高铁只有车马的唐代,要把岭南的荔枝运到长安并保持新鲜,几乎是天方夜谭。李善德职级低微,但他精通算学,这个专长在荔枝转运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长安的荔枝》让古时的‘牛马’与当代的打工人隔空击掌,共享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情绪链接具有跨越时空的能力,深度回应现代观众的精神需求。”业界的评价是中肯的,社交平台上“大唐打工人绝地求生”“跨越千年的打工人生存指南”等话题持续发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