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驱镇:壮美长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大足区三驱镇以“干”为笔、以“实”为墨,在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上攻坚突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其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跑川渝,文旅新地标闪耀巴蜀,农民增收路径持续拓宽,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动能澎湃奔涌。2024年,三驱镇招商团队全年外出35次、接待企业65家次,成功引进玉雕加工、千足珍珠等11个项目,协议引资14亿元,到位资金4.34亿元。国内最大的数字化玉雕生产车间在此崛起,近500台数控设备昼夜运转,生产效率实现革命性突破——时间成本降低90%,人工成本节约70%,日产量突破千件。依托成渝双圈唯一的大型玉料储备基地,构建起“原石供应—设计加工—展销体验”全链条生态。2024年10月,获评市级基地的大足石刻文创园盛大开园,珠宝玉石展销中心成为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焦点,产业集聚效应加速释放。
千年石刻焕发时代新韵。三驱镇始终坚持“园区、景区、城区”融合理念,雕客文创街区13处艺术景观初具雏形,“雕塑沉浸+玉石体验”特色文旅场景日渐成型。数字化赋予传统新生:联合专业机构引入AI设计平台,将石刻造像数据库转化为“大足印”“猫鼠图”等20余款爆款玉雕,收获订单超2万件。国潮珠宝产业园开门迎客,重庆首届玉石投标交易会成功举办,文旅消费体验持续升级。
乡村振兴硕果盈枝。深度融入大安农业园区,锚定“稻+”综合种养与黑山羊主导产业,建成高标准农田6538亩,整治耕地近千亩。创新打造6000亩“稻+”基地,亩产值突破万元,为川渝丘陵地区树立高效农业标杆。玉雕产业成为富民引擎:重建镇供销社链接产业链,创新“订单式生产”模式。13名河南师傅手把手培育本地农民,经过23个月培训即可转型为数字化玉雕工匠,操控10-15台设备,月收入超5000元,实现技艺传承与增收双赢。
三驱镇党工委书记唐陈表示,全镇将锚定“1231”工作思路,持续聚焦珠宝玉石产业集群建设,深化“稻+”与黑山羊产业链发展,加力推进城乡有机更新,以“干字当头、唯实争先”的昂扬姿态,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挥毫书写更璀璨的篇章。
记者 余佳 熊敏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