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有解思维”破题开路
近日,大足区委书记徐晓勇在和部门、镇街“一把手”交流工作时多次提到“要用‘有解思维’看待问题”。何为“有解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有解决办法和途径的思维,或者是有预期答案和效果的思维。
然而,实际工作中,不乏有人习惯于“无解思维”。当面对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时,这些人条件反射第一时间回应“不可能”“没办法”“条件不允许”……似乎越是能证明“无解”的客观存在就越能撇清自身干系。殊不知,适得其反。
“有解思维”首先体现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干好想办法。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如果遇事就说“无解”,何以取得新进展、开创新成绩?只有树立“有解思维”,敢于直面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发展的既定目标。
“有解思维”还需要知行合一。知道怎么办和实际怎么办不能脱离开来,有解思维符合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基本观点。有想法和理念很重要,就是有解的开始和开端,抓落实、重行动就是有解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当前,大足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期,经济运行、项目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没有固定“方程式”可以套用,许多问题看似“无解”。我们除了要坚定问题必解的信心,更要提高善解的能力,需要把“有解思维”贯穿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真招实招,压茬推进,闭环落实,直到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万事有解,事事有法。只有立足实际,以改革破题、创新开路,把求解的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把解题的过程完成得更加扎实,才能让那些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有解”。
刘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