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巴蜀石窟全集》数据采集走进广安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5-04-29 11:40:43 浏览次数: 【字体:

文保人员开展数据采集。

文保人员开展数据采集。  

掌上大足讯(记者 李东 陈柯男 文/图)随着川渝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化,《巴蜀石窟全集》编纂工作持续、有效推进。日前,川渝两地文保机构联合开启了四川广安站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
  据了解,《巴蜀石窟全集》是对巴蜀石窟首次开展的以影像记录为主的全面、系统的调查、整理和研究,旨在发现、抢救、保存和刊布巴蜀石窟学术影像资料。是我国首部系统性呈现川渝地区石窟艺术的大型图录。冲相寺及摩崖造像是《巴蜀石窟全集》进入广安野外数据采集的首站,文保人员正利用无人机与高精度测绘、拍摄设备对此处石窟造像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收录。
  四川省广安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陈杰杰介绍,冲相寺及摩崖造像是广安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川渝地区隋唐中小型石窟寺典型代表,除寺庙建筑外,它包含隋唐摩龛造像53处、261身,隋唐至民国历代碑刻题记95幅,对研究西南地区佛教传播、川东北渠江流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区域行政建制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巴蜀地区现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285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类型的46%,居全国第一,是我国石窟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造像大多为中小型石窟,保护管理条件较差,大多裸露于乡村山野,长年遭受风雨浸蚀,影响其长久保存。《巴蜀石窟全集》的编纂工作,旨在系统地抢救性收集、整理这些巴蜀石窟影像资料。
  “我们将在完成冲相寺的拍摄任务之后,前往岳池、武胜、邻水这些文物造像点,比如说邻水的上房子、大佛寺等造像进行实地拍摄。”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强说,2023年至今,《巴蜀石窟全集》已完成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南充市等14地280余处石窟6000余龛造像的拍摄工作。通过这些资料的调查、收集与编撰,将形成四十余册的专业图录,计划将于2027年出版。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