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 大足科技型企业将超两千家
龙水一企业员工正在操控智能生产线。
昨日,记者从大足区科技局获悉,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大足区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到2025年底,全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将分别超过2000家、280家,规模以上工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面对“双倍增”行动计划的后劲不足、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任务重、后备力量不足等挑战,大足区科技局等部门积极寻求破解之道。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目前全区正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创新主体培育体系。
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大足区涌现出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代表的佼佼者。在近期的重庆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中,大足区40家企业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的发展模式成功入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位于大足高新区的炬特电子,就是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该企业深耕电源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上千个型号的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及开关电源产品,不仅实现了中小功率电源模块的完全国产化,还广泛应用于消防、电力、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展现了强劲的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成长,大足区各园区配备了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服务。据统计,目前大足高新区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0多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大足区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今年2月,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庆基地在大足高新区万古园区投产,标志着大足区在新能源摩托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基地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为大足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足区还建立了制造业项目“六张清单”调度机制,全年推动多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并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五年滚动计划,协助多家重点企业获得国家及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大足区还紧紧抓住国内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的机遇,推动锶盐新材料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D级化工园区,签约入驻多个优质化工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智能化、创新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上,大足区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启动数字转型八大行动、建设五金产业大脑等举措,全区正逐步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显著提升。同时,大足区还积极推动绿色工厂建设,累计建成多个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工厂,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足区还加强了大足五金产业的顶层设计,通过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四大工程、制定产业链发展图谱等措施,推动五金企业转型升级、集中入园、资源集约利用。目前,大足区已培育五金规上企业116家、专精特新企业86家,五金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
记者 谭显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