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人人讲安全” 大足区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会现场。
新渝报讯(记者 侯晓梅文/图)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如何预防治理?3月31日下午,“发言人来了”——大足区2025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发布活动在区应急局一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区安委办、区水利局、区商务委、区民政局的4位发言人现场解读政策,与40余名市民代表面对面交流。
构建“1366”应急管理体系
筑牢安全防线
大足区安委办副主任、应急局执法支队政委邓昆在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大足区以实现安全生产“防控较大及以上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零伤亡,少损失”为目标,围绕“统、防、救”3个重点,完善安全责任、法规制度、基层应急、风险防范、救援救灾和数字应急6个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固本强基推进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基础安全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为全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
全力保障汛期安全
“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压实责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大足区在这方面是如何落实的呢?”“在洪水调度方面,大足区将如何开展工作?”活动现场,市民朋友们对于水旱灾害防御相关事项十分关心。大足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卓一一解答,并详细介绍了汛前防御准备举措。
蒋卓表示,2025年汛期临近,大足区水利局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强化“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系统推进防汛备汛工作。修订水库、山洪灾害等各类应急预案200个,开展防汛演练165场,确保群众避险转移高效有序。聚焦超标洪水、水库失事等风险,整改隐患55处,剩余43处正倒排工期,汛前全面清零。组建125人专业抢险队及18人专家库,储备挖掘机、抽水机具等价值200万元的各种抢险物资。维护195套水文监测设备,依托三大运营商做好预警信息全覆盖。
此外,更新全区116座水库及41处防汛薄弱点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制发水库《个人履职手册》500余份,发放水旱灾害防御宣传资料1.8万余份,提升群众自救能力。严控河道行洪安全,复核疑似碍洪图斑180处,常态化整治河道“四乱”。提速水毁修复工程,4230万元国债项目涉及406处点位覆盖全区27个镇街河道险段,目前完工率达85%,剩余工程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主汛期前投用。
八大举措筑牢商贸安全“防火墙”
大足区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字强表示,区商务委始终把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秉承“1+1+N”(安全生产+商贸发展+特色业务)工作思路,坚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与商贸发展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通过“指导+培训+检查+演练”的方式,让镇街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在指导中掌握标准、熟悉流程,让商贸流通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在培训中学习业务、在检查中巩固意识、在演练中提升能力,全力筑牢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监管“防火墙”。
大足区商务委从重部署、实指导、精培训等8个方面精准发力,创新构建商贸领域安全监管全链条闭环。制定商贸安全指导文件,健全行业监管体制机制;联动镇街、园区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隐患排查;分行业组织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安全能力提升培训;制定专项计划,重点检查高风险单位安全措施;引入第三方安全专家参与整改验收,提升专业化水平;线上线下联动,推动企业“全员懂安全”、群众“人人会监督”;联合多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强化事故处置能力;牵头推进成品油“打非”、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专项整治。
创新“四色”分类管理
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
“如何构建闭环式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体系?”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大足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陶钦文表示,区民政局实行“绿—零风险、黄—低风险、橙—中风险、红—高风险”四色分类管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措施,从日常探访到专业治疗形成闭环管理,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近年来,大足区民政局指导各镇街建立村(社)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室,积极落实心理健康关爱走访、政策帮扶制度。2024年累计开展进机关、社区等“六进”心理健康讲座44场、心理健康培训活动30场,收集绘画作品9650份,组织开展入户量表评估3025人,甄别疑似心理健康风险人员470人,解除轻生危机隐患68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