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食堂吃出“幸福味”
老人们排队打饭。
上午11点,79岁的胡帮玉和81岁的陈德琼就结伴来到龙滩子街道的长者食堂准备用餐。
一品烧鸡、极味红烧肉、炒鸡杂……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被整齐摆放在窗口,荤素菜品分明,便于用餐群众清晰选择。
胡帮玉和陈德琼都是川汽厂的退休职工,相识多年,等待开饭的时间,她们一边闲聊,一边讨论着午餐的菜品。
平日里,胡帮玉和老伴在厂里住着,一日三餐都是夫妇俩张罗。“两个人不好煮饭,多了吃不完,少了又不够。”胡帮玉说,“天天都在为买啥菜、煮多少饭犯愁。”
同样为做饭犯愁的还有陈德琼。老伴两年前去世,独自一人生活后,她更觉得做饭是件难事。
“长者食堂解决了我们老同志的后顾之忧。”陈德琼说,食堂开了一年,她经常来这里吃饭,下楼几分钟就到了,价格又便宜,两荤两素一汤,只要8块钱,味道好,环境也不错。87岁的李俊清也深有同感。他说,他和老伴在厂里生活,没有长者食堂以前,一天都在忙三顿饭,吃了早饭忙午饭,吃了午饭忙晚饭。
“我们年纪也大了,出门买菜,开火做饭也容易受伤。”李俊清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午饭、晚饭都在这里吃,烦恼都少了!”
据了解,龙滩子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有3300多人,60—79岁的老人占比约为75.6%,且多数子女不在身边。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龙滩子街道于2022年启动长者食堂的筹备工作。
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最终,龙滩子街道决定将闲置多年的原川汽厂游泳池管理用房盘活,引入鸿企物业公司运营,并将服务范围扩展到整个双桥经开区。
2024年1月2日,龙滩子长者食堂正式启用,占地面积为2400平方米。食堂共有两层:一楼为厨房、生活超市和餐厅,二楼为活动室、阅览室。整个食堂的文化植入主要以川汽精神为主,室内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室外安装了无障碍电梯,设置了无障碍通道等。
长者食堂负责人彭刚说,运行一年来,平均每天约四五十名老人前来用餐。
中午11点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们简单地刷脸、交费后,就可以从众多菜品中选择两荤两素一汤进行享用。而这样一餐,6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8元,60岁以上的低保、特困人员则只需3元。
“我们的宗旨就是办好‘食’事,让每一位社区居民和老人在这里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吃得舒心。”彭刚透露,实惠、可口的饭菜也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和工人前来用餐,老人们用餐结束后,另一波用餐高峰就来了。
“目前我区有6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助餐服务,建设运营社区老年食堂13个。”大足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负责人介绍,龙滩子街道长者食堂依托国有资产建设装修,并交社会机构运营,就餐人数多且稳定,食材符合老人口味,具有代表性。
记者 张玮 实习生 宾振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