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进春晚里的“鱼”
除夕之夜,全球华人的目光聚焦央视春晚。随着改编后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旋律响起,重庆千厮门大桥上,市民们欢聚于此,共同倒数,庆贺新春的到来。鲤鱼灯在鼎沸的人群中翻转穿梭……
这条鱼来自哪里?
这是一条什么鱼?
活灵活现的鲤鱼是万古鲤鱼灯,源自鲤鱼灯舞之乡——重庆市大足区万古镇,如今已有1200多岁,是大足区极具民间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是全国鲜有的一种两人玩耍一条鲤鱼的灯舞。
万古鲤鱼灯用竹篾绑扎成骨架,再以白绫或皮纸裱糊彩绘而成,鱼头鱼尾各有一支撑木棒,供前后两人手执玩舞,模拟鲤鱼在水中生活的各种自然形态和习性。人们通过舞鱼,寄托“吉庆祥和”的期盼,和“年年有余(鱼)”的诉求,广泛流行于当地民间“岁时年节”“寿庆婚嫁”等礼仪活动之中。
今年67岁的何定模是万古鲤鱼灯舞市级传承人、万古鲤鱼灯舞民间艺术团团长,与鲤鱼灯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万古鲤鱼灯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清康熙年间便有宝顶香会朝拜灯戏表演的记载,但当时所舞的并非鲤鱼灯,而是纱灯,其形式也是从龙灯演变过来。
这条鱼为何能有1200余“岁”?
万古鲤鱼灯之所以能够留存1200余年,自身的魅力不言而喻。
在大足区,鲤鱼灯舞家喻户晓,凡属喜庆热闹的场合,“耍鲤鱼”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据了解,近三年,万古鲤鱼灯舞每年举行鲤鱼灯舞比赛,利用春节、国际旅游文化节、川剧节、中秋节等节日展演鲤鱼灯舞,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10.2亿人次,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万古鲤鱼灯的传承,更离不开民间艺人的代代传承保护。
1957年,大家普遍评价,鲤鱼灯“泥鳅吃汤圆,莫得啥子看头!”万古鲤鱼灯舞创始人之一的周树人认真观察鲤鱼生活习性,总结出要兼具“心中有鲤鱼,眼中有鲤鱼,手中有鲤鱼”的手上技术,在原鲤鱼灯舞的基础上,他们提炼出“鲤鱼卷草”“觅食”“漂江”“冲滩”“打挺”等表演程式,组合成《鲤鱼抢宝》表演套路,一支活灵活现的鲤鱼灯舞一时传开。
2005年,在万古鲤鱼灯衰落之时,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何定模和几名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万古鲤鱼灯舞民间艺术团,带领万古鲤鱼灯舞走上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为庆祝万古鲤鱼灯舞民间艺术团成立20周年,何定模还制作了一个4米长巨大鲤鱼灯。今年春晚鲤鱼灯表演,何定模一直在幕后默默守护。春晚录制期间,何定模带着一大包工具袋,线圈、胶水、钳子……应有尽有,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训练和表演过程中,鲤鱼灯有一点点损坏何定模都第一时间赶上去修。1月6日凌晨5时,彩排刚结束,67岁的何定模立即赶上去察看鲤鱼灯情况。确保排练和录制顺利进行,每次彩排前后,何定模都会查看一次,以防影响鲤鱼灯展现效果和彩排录制进程。
群众的喜闻乐见与民间艺术家的代代传承让鲤鱼灯得以历经千年而不衰。
“游”进春晚的为什么是这条鱼?
万古鲤鱼灯上春晚并非偶然,回看万古鲤鱼灯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
2009年代表重庆市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花车巡游;
201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节目录制;
2019年应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
每一场演出,无论是表演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竭尽全力。
近年来万古鲤鱼灯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活动,频频亮相重要场合。每一次亮相都为万古鲤鱼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口碑,万古鲤鱼灯也逐渐成为重庆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去年,原创舞蹈《鲤鱼跃龙门》成功入围第十七届“山花奖”终评。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把重庆选为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万古鲤鱼灯舞作为非遗文化展演,是多年等待的偶然,也是不断传承发展的必然。
这条鱼未来还能“游”多远?
鲤鱼灯从整体变为拆分成头、身、尾三段;
鱼架从篾条变为钢丝为主、竹篾为辅;
鱼鳞从金粉到金纸、再到贴金布……
万古鲤鱼灯不断在制作上进行加工、改进。作为非遗传承人,何定模和艺术团里的老友们还对鲤鱼灯的表演艺术进行了改善。“我们仔细观察群鱼争食、卷草、戏耍、漂江、板籽(产卵)、受惊四射、奔腾等形态,再结合龙灯、狮灯的一些表演技巧,在民间创作再创作,形成了独成一家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大足区积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建成鲤鱼灯舞传习所和文化体育公园,开展常态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大足第三小学专门成立10支鲤鱼灯舞表演队,传承鲤鱼灯舞文化;万古镇中心幼儿园“群鲤戏园,快来成长”荣获重庆市2022年度“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大足文化馆免费开放课教授鲤鱼灯表演,场场爆满。
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喜欢上万古鲤鱼灯。这也为何定模带来了“生意”。“我们手工制作一个鲤鱼灯,平均价格在一千元左右,除去材料费,基本可以实现一人一天上百元。”何定模说,“现在我们还可以用自己兴趣爱好谋生!”
“大足区也将继续加大对外展示推介力度和支持力度,推动万古鲤鱼灯舞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鲤鱼灯舞文化品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大足区相关负责人说。春节前夕,在重庆市“两会”上,来自大足的代表和委员们带着万古鲤鱼灯上了“两会”,吸引广大媒体的关注。他们建议,市级相关部门推动万古鲤鱼
灯舞技艺创建国家级非遗项目,提升万
古鲤鱼灯国内外的知名度。
新的一年,万古鲤鱼灯舞正在被簇拥游向未来。
记者:陈安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