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春晚,对大足来说不仅是一次“亮相”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5-02-05 11:00:53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向全国的观众朋友,拜年啦!”大年三十,随着除夕的钟声响起,大足石刻终于在春晚亮相了。一个月前,当重庆被宣布为总台春晚的分会场,随后又确定大足石刻、万古鲤鱼灯舞将亮相后,作为大足人,对春晚,对春节,对大足,开始有了新的期待。

对于大足
这是一次命中注定、完美契合的相遇

  首次!
  这是自1983年春晚举办以来,大足乃至大足元素严格来说第一次站到了台上。
  春晚是什么?
  是40多年来全国人民的“年夜饭”,拥有最大收视人群的一台晚会,是难忘今宵的长久情怀,是记忆深处的文化符号。
  2025年的这个春节,又十分特别——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申遗时对春节的描述: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欢乐、好运、团圆、和谐,这正是春节和春晚给予人们的美好,也是在这一点上,大足与春节和春晚有了一种命中注定、宿命般的契合。
  大足县志记载,公元701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将她的大周王朝年号改为“大足”,寓意“大足天下,天下大足”。这是武则天登基的第十二年。57年以后,武则天的曾孙唐肃宗颁令设置大足县,取“大丰大足”之意。也是从这时开始,大足人用龙水五金把大足石刻定格在了公元九至十三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峰上,造就了神奇曼妙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丰大足,生生不息。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首个春晚,大足将以其名字所寓意的丰足美好,给亿万观众祝福。

对于大足
这是向全球共享“大足年味”

春晚的大足时刻,是一次大足面向全球观众的“年味共享”。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大足该如何极简地告诉亿万观众,大足石刻、鲤鱼灯舞该怎样展现“自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宝顶山大佛湾的崖壁上,石刻便开始苏醒。
  宗教故事,千手观音、玉皇大帝、六道轮回等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赫然在列,神像端严、鬼像狰狞、锅碗瓢盆等又增添几许烟火气息……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兴盛于两宋,现存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有“东方石刻艺术明珠”之美誉,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大足石刻,规模这样宏大,这样精美,太珍贵了,应该保护。”1999年12月1日11时45分,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全委会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们纷至沓来,在石窟群中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震撼,惊叹于古人的巧夺天工。万古鲤鱼灯,此次也“游”上了春晚舞台。万古鲤鱼灯舞,是大足一种古老民间灯彩和舞蹈艺术,起源于唐末,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入列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鲤鱼灯最早是人们提着玩耍的挂灯,在民间艺人的传承改进中,演变成了带表演性质的喜庆鲤鱼灯舞。鲤鱼灯道具由竹篾绑扎成骨架,以白绫或皮纸裱糊彩绘而成,头尾各有一支撑木棒,供前后两人手执玩舞。
  传统文化扎根乡土、源于生活。“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富贵有余”“年年有余”联系在一起,寄托着人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欢庆佳节,身着彩衣的舞者手持鲤鱼灯,在地方戏曲“川剧”的打击乐器和唢呐曲牌套打的伴奏中,上下翻滚、跳跃、穿梭,模拟鲤鱼在水中生活的各种自然形态和习性翩翩起舞,天光水色之中,鲜活轻柔的鱼儿世界呈现眼前,充满浓郁生活气息。
  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正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落脚点。近年来,大足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目前,大足区非遗项目已增至119项,包含2项国家级项目、25项市级项目以及92项区级项目。
  当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遇,必将推动世界遗产“热”起来、文化旅游“火”起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对于大足
这是一次面向全球的“推介”

  春晚,被誉为世界最引人瞩目的年度电视盛会,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观看人数最多的电视节目。春晚已成为全球华人分享喜悦、共庆新春的文化盛典,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和新春佳节的窗口。我们要在这“极其珍贵又十分有限”的时刻,展示一个怎样的大足?
  历史记载,晚唐至两宋的近400年间,大足一直是昌州府治的所在地,因其境内海棠独香而闻名遐迩,享有“海棠香国”的美誉……《舆地纪胜》中记载:“静南(今大足)山水奇秀,士大夫避地者多焉。”可见,自古以来,大足就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山水秀丽,交通方便,是游人向慕之地。
  如今的大足,巴山蜀水,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大足石刻保护提升、数字活化、“五山”开放联动;西子湾假日营地、山泉沙滩浴场、如梦荷棠·山湾时光、隆平五彩
  田园等消费新场景频
  出。2023年,大足石刻接待游客增长357%、门票收入增长431%、均创历史新高,获评“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县(区)案例”、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如今的大足,产业兴旺,集群发展,马车带动,创新驱动——
  五金产品涵盖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等12大门类、320多个品种、2600多个花色,出口欧盟、俄罗斯、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外市场;依托重汽发展,大足汽摩现已形成了年产7万辆专用车、1000万辆新能源摩托车的产业集群。
  如今的大足,交通便捷,宜居宜业,改革领先,城乡一体——
  城市“提质、扩容、强核、融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等“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铁和渝蓉高速、成渝高速、重庆三环高速、南(充)大(足)泸(州)高速、大(足)内(江)高速5条高速公路纵横成网,南上北下,内外通达。“千万工程”大足实践,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质效每每提升、年年新样。……
  有限的时刻,讲不够大足、道不完大足。

对于大足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亮相

  春晚,让大足在一个更大的舞台展示了自己。不仅让外面看到了精彩的大足,同时也让大足看到了外面的广阔。
  对于大足,站上了更大的舞台,那就要以更大舞台的标准定位自己——
  节日再热闹终会过去,节目再精彩终会落幕。而一座城市,历经千年,还是要继续书写自己的未来,这需要有思维的突破,有笃行的实干。
  1月23日上午,重庆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大足经验”作为渝西片区的唯一地区在例会上进行交流。这是重庆市委自2023年开始推行每季度召开一次的“例会机制”以来,大足区第五次在重庆市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上交流“大足经验”。这背后是大足高质量发展的“速度”“效率”“品质”。大足,没有大江大河过境,没有名山大川,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能改造、重庆都市圈货运铁路环线、渝西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工程加快建成投用,困扰大足多年的“路”和“水”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加速在大足集聚。
  何以至此?
  答案就是敢想敢干,去干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春晚给了大足一个大的舞台,对于大足,这是一个新的出发,一份更大舞台更大作为的期待已摆在面前:大足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大足文旅如何进一步提升,“大足造”如何登上更高平台,大足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如何更加具有幸福感、获得感……
  这次春晚亮相,只是一个开始。

来源:陈龙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