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中外专家学者大足“论道”

来源:新渝报 发布时间:2024-12-06 12:46:55 浏览次数: 【字体:

会议现场。新渝报记者瞿波摄

会议现场。新渝报记者瞿波摄

  

  新渝报讯(记者 张琦 张艳男)12月5日,2024年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举行。研讨会上,来自我国以及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国的6名文物保护专家学者围绕自身研究成果作具有全局性、前沿性、国际性视野的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刘汉龙在《岩土文物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与应用》报告中指出,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是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岩土文物微生物矿化修复新技术在文物的多种病害处置、补配修复等应用上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为潮湿环境砂岩质石窟文物修复材料的更新迭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微生物修复技术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应用到砖石类文物以及土遗址文物的加固保护当中,还可应用于石质文物表面风化加固以及石质文物裂隙修复中,从而形成完整的文物修复技术工艺。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蒋思维则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文物的保护、研究、传承力度,即要坚持系统保护,确保文物安全,守护文化根脉;要深化研究阐释,挖掘价值内涵,助推传承弘扬;要创新活化利用,彰显文化力量,焕发时代活力,让大足石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续传承,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作《涞滩二佛寺考古新认识》专题报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崇峰作《巴米扬石窟考古二题》专题报告,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犍陀罗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教授穆罕默德·纳西姆·汗作《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峡谷岩刻艺术的年代、主持者及其缘由探讨》专题报告,意大利庞贝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乌贝托·帕帕拉多作《CavesasPlacesofWorship》专题报告。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