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杨光: “职工的事就是我的事”
“职工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密特公司)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杨光的工作指南。从事工会工作6年来,职工们的工作环境、身体健康和职业发展是杨光最关心的事。
6年时光里,他积极探索职业危害防治机制,努力保障职工劳动合法权益,亲力亲为引进培养职工,不断拓展职工就业前景,同时又用卓越的劳动创新精神,带领职工团结一心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其多项研发成果打破外企垄断……今年10月,杨光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
“什么都比不上职工生命安全重要”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其严重危险职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危害行业日趋集中,大足区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于采矿业和制造业,据统计,辖区内在工作中接触危害因素的职工有1.9万人。
然而,施密特公司作为一家大足本土的电梯制造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没有一位职工患有职业病,也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一直以来是大足区制造业安全生产的企业标杆,而这得益于杨光坚持探索的职业危害评价和治理体系。
2016年,正是电梯产业发展的红利期,一些企业为逐利开始粗放发展,不仅导致接二连三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也致使不少电梯工人因工作环境噪音大、粉尘多而致病致残。行业内的安全风暴给杨光敲响警钟,他意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什么比职工生命安全更重要,极力建议公司建立一套职业危害防治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杨光的推动下,2017年,施密特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工会主席为执行组长的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操作规范体系,每年投入300万元对厂区危害因素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转变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职业卫生员工档案,对从事危害工种的员工进行每年职业病体检,全体员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在此体系运作下,该企业于2019年获得“重庆市绿色工厂”称号,于2020年获“重庆市清洁生产企业”称号,2023年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把职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工会是企业与职工间的纽带。”杨光常说,“把职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职工的家人当作自己的家人,职工自然能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爱岗敬业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6年工会工作,杨光一直奋进在为职工解决生活困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路上。
杨秀(化名)是施密特公司第一批老员工,也是当地的困难群众。她家境贫寒,丈夫身患残疾,家里还有小孩需要照顾,而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几年前,一场交通事故差点让杨秀的生活雪上加霜,不过幸好有工会这个温暖的职工之家。
一天,杨秀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轿车撞倒,由于当时感觉伤势不重,便未立即报案。回到家中感到疼痛难忍,才发现腿骨已裂,而又找不到车主,杨秀本想放弃追责,请假在家养伤。杨光了解此事后,第一时间为杨秀垫付了医药费,并立即与当地警方联系,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成功锁定肇事司机。在杨光的坚持与努力下,杨秀最终获得了应有的医药赔偿。
不仅如此,针对杨秀家庭的实际困难,工会还采取了积极的帮扶措施,为杨秀身患残疾的丈夫安排了工作岗位,让他能够力所能及地工作,并解决他的社保问题,为杨秀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对困难员工杨秀的帮扶,是施密特公司工会这个大家庭温暖与力量的缩影。近年来,在杨光的带领下,该企业工会每年发放员工福利超180万元,在职工生病、防暑、子女入学、升学奖励、关怀扶助、维权等事宜上投入金额超80万元,施密特公司也被评为“重庆市3A级和谐劳资关系企业”。
“培育自己的人才,才会有自主创新”
对一部电梯而言,轿厢的驱动程序既基础又极为重要。在2020年以前,市场上主流的电梯驱动模式为单曳轮驱动。而该项技术长期被外资电梯企业所垄断,像施密特这样的本土企业要生产电梯,每年就不得不向外资企业支付80万—100万元的专利费。
为打破技术垄断,2018年,杨光组建技术攻关小组,会同公司6名工程师共同对轿厢结构进行拆解、分析、研究。耗时近3年时间,该项曾被外资垄断的电梯制造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团队将原单曳引轮驱动改为双曳引轮驱动,不仅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改良后的轿厢还增加了稳定性和降噪性,噪音由原来的60分贝降至40分贝。2022年,该项技术获得“重庆市总工会卡脖子攻关优秀创新项目”。
“只有培育自己的人才,才会有自主创新。”杨光告诉记者,轿厢驱动结构之所以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外资垄断,关键在于公司一直努力将职工培养成行业人才。据了解,该项技术攻关小组的6名成员全是施密特公司自主培养的工程师,他们中有的人最初只是普通的车间工人。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更多自主创新,在杨光的推动下,施密特公司建立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聘请沿海城市的技术专家为员工开展专业培训,还投入资金鼓励员工考取专业职称及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施密特公司有正高级工程师1个、高级工程师4个、中级工程师16个、助理工程师3个。
今年3月,在大足区总工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以杨光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杨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汇聚了一支由1名正高级工程师、4名高级工程师、9名中级工程师以及6名技术技师和志愿者组成的精英团队。工作室成立不久就捷报频传,该工作室攻关研发的“智能化消防电梯”项目获得大足区“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项目”科技立项;由团队核心成员参与的“电梯本质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此外,工作室还新获得了三件发明专利授权。
“站在新的起点,我深感责任重大,将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团结职工群众努力展现新时代‘工人创造’的时代风采和唱响‘工人力量’的主旋律。”杨光说。
记者 余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