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聚沙成“塔”
今年国庆黄金周假期,大足石刻景区不断升温,旅游人次再创新高。趁着“五山”同开的好机会,许多游客更是一鼓作气,先后游览了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等。感受石刻魅力的同时,人们还发现了独具特色的北塔。
北塔位于北山山顶,又称多宝塔、白塔,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五年(1147—1155年),自古便是大足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塔内狭窄,有石梯盘旋而上,直达塔顶。登塔而望,可俯瞰北山群峦耸翠的美景。清代嘉庆二十四年,大足知县张澍就曾在《登多宝塔记》文中写道“回视浮图顶,如在空虚际也”。
从龙岗山门沿着蜿蜒石梯向上,就能看到北塔的身影。北塔建于岩石之上,无塔座,为八角形密檐楼阁式砖塔,高约33米,塔体别致,行若腰鼓。底层以上出塔檐12层,与北山石刻遥相对应。悬岩凌空的北塔,早在明清时期,就以“白塔悬岩”一名列入大足八景。
塔前几米,下方便是悬崖峭壁。崖壁上,二佛依山而坐,坐身高9.64米,肩宽3.98米,左为多宝佛,左手捧一钵,右为释迦佛,面容端庄祥和。
“多宝塔名字的由来就与这两身佛像有关。”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李小强介绍,二佛抚膝并坐于塔下,又有“二佛背塔”一说。
穿越历史风雨,巍巍北塔今天仍屹立北山之巅,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故事。塔是何人修建,里面又藏着什么故事……
《大足石刻铭文录》记载,北塔内外各级砖砌龛洞,内镶嵌浮雕石像,除部分佛、菩萨像外,主要为图文并茂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还刻有纪念性的人物像和培修碑刻等。
“从题记等内容中可以看出,大足人任亮等人为建塔的组织者。”李小强介绍,具体负责营建的是“砌塔道人”邢信道,参与的工匠有伏小六、伏小八以及赵瓦等。
而捐资者遍布昌州各地。“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参与修建北塔的人员至少上百人,有捐钱的、捐物的。”李小强谈道,“这可谓是当时昌州的一项大工程。”
塔的第六级,为当时担任潼川府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提举学事等职务的冯楫捐资营造。
化众舍钱建塔第八级镌记——居住在昌州州治大足城内的王堂,化众舍钱引三百道安砌,捐钱者包括昌元县(今荣昌)的冯拯安,永川县人斯完一家,以及大足县的王伯宁、高祖贤等。
之外,还有永川县使汉卿等认砌塔的第11级;大足铁匠刘杰捐献30斤铁索;李咸兄弟捐桐油50斤……
“众擎善举、聚沙成塔,正是有了众人的慷慨解囊,出智出力,才有了这一巧夺天工的建筑与雕刻融合的艺术杰作。”李小强说,在古代,受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要做成一件大事,基本上得依赖众人之力而成,比如修路、造桥。北塔的修建,正是当年大足一地官民一道,共同集资,出钱出力修建而成。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斗转星移,棠城大地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众志成城的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倾力展现大足担当、贡献自己的磅礴力量。
今年以来,大足区以全市首个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改革为抓手,推动对外贸易提质扩量,前三季度,大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进出口总额48.5亿元、增长101.6%。
大足地处成渝地区相向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城市。立足深厚的大足石刻文化和国家级非遗大足石雕技艺,2019年,大足石刻文创园在三驱镇开建。经过几年打造,大足石刻文创园于今年国庆正式开园,园区成功跻身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正朝着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目标大步迈进……
下同心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年初,大足5000余名爱心志愿者对留守女童开展精准帮扶;盛夏,连晴高温日夜不歇防山火的责任担当;金秋,成渝中线高铁大足施工段基建工程有序推进……众志成城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足人民正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拼搏画卷。
记者 张 玮毛双 瞿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