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大足石刻研究院 “柔性引才”成为文物保护“硬支撑”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4-04-30 10:18:04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一场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签约仪式在大足石刻研究院举行,包括郭相颖、黄克忠、李崇峰在内,七名文博行业翘楚的加入将为大足石刻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注入强劲活力。

  “我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工作求新、求变、求突破的一项重要举措,能有效促进该院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培育、科研水平大力提升,助推世界知名研究院建设,从而推动大足石刻保护与研究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塔尖”人才紧缺

  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负责以大足石刻为主要内容的全区文物的保护、研究和管理工作。

  2019年,经中央编办同意,重庆市编委批准,大足石刻研究院升格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直属、委托大足区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2021年,重庆市科技局将大足石刻研究院纳入科研单位序列管理。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等11个市级部门和大足区政府联合印发《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实施方案》,为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及大足石刻研究院机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大足石刻研究院有在编人员1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7人、本科62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4人。

  大足石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多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在石刻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面对石刻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仍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支持。

  “‘塔尖’人才尤其紧缺。”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直言,该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主要面临高层次人才占比不高,缺乏高端杰出类人才及领军人才;学科配备不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文物修复、社科研究、数字化技术、高层次管理、文创设计、营销推广等专业性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失衡,梯度比不够合理,老龄化严重;现有人才激励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深化“人才强院”战略

  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人才是关键。然而,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文物修复、社科研究、数字化技术、文创设计等高端人才,以及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责任工程师等资格的特殊技能人才引进难度较大。

  “高端人才、特殊技能人才引进难度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区位优势不明显、政策支持方式单一等方面。”该负责人介绍,大足位于重庆西部,较中心城区相比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高层次人才更愿意留在主城。加之目前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偏小,与其他地区政策存在同质化,方式单一,政策的开放度和有效性明显不足,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此外,文博行业属冷门,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数量稀少,加之宣传力度不到位,很多毕业生无法获取信息。

  面对人才队伍结构失衡、梯度比不够合理等问题,大足石刻研究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针对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开展引才工作,提升引进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为此,该院制订出台了《大足石刻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大足石刻研究院人才发展三年规划(2021—2023)》《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五年行动计划》《大足石刻研究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强化人才工作制度保障。同时,积极参加人才推介会,充分运用“百万英才兴重庆”“重庆英才大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项目引进”等项目平台,赴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宣传。

  据统计,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引进地质学、化学、艺术学等硕士研究生10名,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与重庆大学、市地勘局联合培养1名进站博士后。

  引进人才的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还不断拓宽“育”才渠道。该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拓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的深度广度,依托科研课题、文物保护工程及石窟寺考古项目,持续加强石窟寺保护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如与乐山大佛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安岳石窟研究院等签订川渝合作协议;与重庆大学、浙江大学签订科教融创发展协议,“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重庆大学共同揭牌;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签订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分别在文物数字化、保护材料研发、历史文化挖掘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联建单位加入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开展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等全方位交流合作;选派年轻干部到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市、区级部门挂职锻炼,不断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目前,大足石刻研究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先进工作者”2人,“重庆英才”3人、“大足英才”3人,42人获大足英才B卡。

建设优质“赢才环境”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重点是留住人才。要把人才留下来,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否则人才集聚只能成为“一阵风”。大足石刻研究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打好人才“引育留”组合拳,为世界知名研究院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坚实的智力保障。

  为进一步关爱、服务高层次人才,大足石刻研究院采取三项措施,用心用力做好人才专属旅游服务。一是认真学习、熟练掌握《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重庆(大足)英才服务卡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做到政策了熟于心,规定了然于胸;二是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在旅游申请、服务咨询等方面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三是在前期对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B卡、天府英才免门票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免费观看数字电影和免费乘坐景区交通车纳入人才专属旅游服务范围,并将大足区选调生新增纳入人才免费旅游服务范围。

  真情服务精心“留”才。大足石刻研究院以高质量的措施保障和精准暖心的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积极宣传、落实高层次人才薪资待遇、科研工作经费支持、生活补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岗位和职称晋升等政策;建立并完善《大足石刻研究院绩效考核及分配方案》《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办法》等激励机制,积极为全院42名副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以上人员申办“大足英才”卡,为5名研究馆员申报“大足英才”“重庆英才”计划提供全程服务;依托原有生活大楼改造研究生公寓18套,以备招聘的研究生、项目交流人才临时入住。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引育留’组合拳,营造出爱才尊才、惜才重才的浓厚氛围,让引进人才在我院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该负责人表示,未来,该院将充分利用人才政策,有重点分步骤地引进各类人才;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出台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办法,鼓励在职优秀年轻干部提升学历,为人才自主培育创造条件;继续以推进文保项目为抓手,实现人才队伍的持续培养和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该院还将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依托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中国南方石窟寺保护区域中心。为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好基础,形成示范和辐射效应。

记者:张玮 陈柯男 实习生:宾振宇

终审:曹冬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