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三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2年》》
2022年,大足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大足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贴合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依靠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毫不动摇的坚定加强政治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首位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围绕中心任务落实,以服务大局的自觉助力事业发展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把人大工作置于全区大局中谋划推进,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努力在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大使命担当。
助力“三篇大文章”开篇破题、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急难险重工作任务。
聚焦热点难点痛点,以勇于担当的作为增强监督实效
聚焦社会关注焦点、群众反映热点、制约发展痛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各国家机关形成工作合力。
聚焦保障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全面依法治区、备案审查工作强化监督。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至上的情怀拓展民主实践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大足创新,稳步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开展走访选民、代表联系组活动等360余次;依托人大代表之家(站)、网上代表之家、大足人大门户网站等平台载体,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建议500多条建设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点35个,常态化开展代表进站履职,组织召开座谈会、院坝会60场次,累计接待群众500多人次,收集意见152条,解决问题210个,切实把“人民”二字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
开展民主监督实践。将就业保障、营商环境、生态环保等11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确立为重点监督议题;广泛收集代表、群众、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215条。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制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办法,从项目的征集、票决、监督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规范,并在本次会议期间开展首次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
突出主体作用发挥,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代表履职
丰富代表履职途径。建立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对口联系代表工作机制,邀请41人次区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常态化联系191名区代表,进一步扩大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常态化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收集代表意见建议52条,分别进行现场答复、督促有关部门办理。
提升建议办理质量。听取审议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分片区开展代表建议办理情况专项督查,大足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330件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有效推动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落实。
做好代表服务保障。持续抓好换届后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以集中学习、观摩考察、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代表综合培训,三级代表政治站位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
立足“四个机关”定位,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强化自身建设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机制、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扎实推进人大自身建设。
修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议事规则,优化议事决策程序,保证规范高效运行。开展制度理论研究,形成调研报告、谏言、理论文章等70余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引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抵制退居“二线”错误思想,切实把心思放在抓好工作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推动解决问题上,保持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2023年>>
2023年,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全区中心大局,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大足建设的宏大事业中奋力创造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努力彰显人大新担当新作为。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确保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行动上紧紧跟随。
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持续发挥人大系统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职能优势、组织优势,在大足区委的领导下依法行使人大职权、做好选举和任免工作,不折不扣执行区委的决定和安排、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委部署安排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高质量开展监督工作
紧扣大局、着眼急需,完善人大监督体系,统筹运用各项法定监督方式,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质量和水平。
坚持在“一线”服务中心大局。围绕大足区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全区“十四五”规划实施,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立足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定位,积极融入大足区委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部署,加强渝西川东地区人大交流合作,助力“双圈”建设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坚持在“一线”服务保障民生。坚持兜牢民生底线,听取和审议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情况、生态环保、社区治理、高标准农田改造、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职业病防治、家庭教育促进、智慧交通建设等开展视察调研,听取城市公园管理、创建“无废城市”、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情况报告,督促政府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
坚持在“一线”推动法治建设。听取和审议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大足区人民法院关于诉源治理工作、大足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建议工作情况的报告,配合市人大开展重庆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重庆市司法鉴定条例、重庆市地方立法条例等立法调研,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方式,为推动落实法律制度、法律措施、法律责任发挥人大作用。
推动基层民主实践
立足地方人大职能,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汇聚群众智慧、回应群众关切,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争创人大成果。
健全公开征求意见及采纳反馈机制,发挥代表之家(站)、群众来电来访、网络谏言等平台载体作用,在监督议题收集、年度工作计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代表和各方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丰富联系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形式,坚持邀请代表群众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持续深化“两联一述”和“双联系”制度,持续拓展基层代表和群众参加常委会、专委会各项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做好代表走访选民、主任接待日、区领导督办代表建议等工作,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问政监督和专题询问工作,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用“人民标尺”丈量民生。
深化拓展代表工作
提升代表履职成效。抓好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培训,举办1至2期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代表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坚定制度自信,增强身份认同。细化代表履职评价办法,开展代表履职量化登记培训,管好用好代表联络站、活动室,持续推进代表之家、站、点赋能增效,做好闭会期间代表联系组活动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强化代表建议办理。建立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建议办理考核评价措施,听取审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做好代表建议网上交办、督办等工作,加大对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
优化代表服务保障。加强与代表特别是基层一线代表及所在单位的经常性沟通,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落实代表履职经费保障,帮助解决代表履职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代表履职之星”评选表彰。全力支持在足市人大代表履职。
推进“四个机关”建设
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研讨班,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镇街人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和预算监督能力提升培训,稳步提升依法履职的政治站位和能力水平。
健全完善人大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程序,形成充满活力、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
记者 熊雅雯 整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