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大力发展硒锶茶产业链
1月11日下午,记者在大足区古龙镇忠义村茶山基地看到,成片的茶树绵延山丘,大足区茶业专业技术人员正在为茶农传授寒冬茶树管护技术。
古龙镇土壤富硒富锶,地理条件高山多云雾,很适合茶叶的种植。据记载,古龙镇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北宋时期,古龙镇所处的巴岳山就盛产名茶,并与广汉“赵坡”、峨眉“白芽”、雅安“蒙顶”并称蜀茶四大珍品,明朝永乐年间更成为了贡茶。
据了解,因古龙镇茶产业发展地正处于亚洲最大的锶盐矿床上,古龙茶富含“人无我有”的硒锶元素。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茶叶中的锶转移到茶汤中,可以实现饮茶补锶的效果。
古龙镇把茶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茶树的种植遍及6个村,面积达1100亩,年产茶叶30余万公斤,近几年来还引进了江南系列的6个新茶种,改造茶树400亩,投产后可提升鲜叶产量的60%。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古龙镇新建兴隆公社制茶厂,利用本地的优质鲜茶叶,不断提高茶叶制作加工技术。
每年2月中旬是古龙春茶采摘季的开始,龙芽、松茗、春露等多个品种的茶叶在近50天的时间内采摘完成。最早进入采摘期的茶叶品种是龙芽,当地业主严格按照古龙制茶标准,严选优质嫩芽,经过10余道工艺,确保古龙茶独有的醇厚口感。
目前,古龙茶叶发挥富硒富锶含量丰富优势,做好规划,打造小特精茶产业,与西南农大合作研制的松茗茶、宝顶银芽、古龙毛峰供不应求,推动了硒锶茶产业链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足古龙龙芽绿茶手工制作技艺在2020年9月被列入大足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成功举办了大足乡村旅游“古龙茶文化节”暨非遗(茶艺)传承展示活动,以茶为媒,打造“古龙硒锶茶”品牌,提升荷花茶、荷叶茶、海棠茶品质,扩大大足区茶产业影响力,提高乡村文旅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促进大足茶产业特色化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