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业项目产出强度
为做好“三篇大文章”,提高大足区工业项目产出强度,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招商+选商”。招商引资的最终目标是发展经济,最直接的体现是项目产出。在空间资源有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大背景下,要从单纯的招商阶段向“招商+选商”并举阶段过渡。招商选商类似于农业生产的买种选种,买种解决的是有无问题,选种解决的是高产问题,种子质量不好,注定长不出好的农作物。选商时,在综合投资方实力、项目前景、产业带动性、科技含量、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各方面因素时,要把项目的经济效益、产出强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考量。
二、拓展空间容量。目前工业用地可用资源减少,且未来必将更加紧张。工业用地有别于商住用地,工业厂房的设计使用初衷是用于自身生产,不是用于商业买卖交易。要破解工业用地紧张,就需要在拓展平面空间的同时,探索通过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引导项目集约用地,让生产工艺、办公场景、配套设备“上天下地”,以便提高亩产强度。
三、开展“腾笼换鸟”。虽然大足现在的发展阶段尚未到普遍的“腾笼换鸟”的阶段,但对特别低效的项目、长期闲置的空间进行清理腾挪相当紧迫和必要,把“不健康的鸟”换成了可以飞得更快、更高、更好的“健康鸟”,一方面为新招引的优质项目提供承接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低效项目升级换代、创新研发、重组重生、提质增效。 (大足区万古镇蒋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