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为了残疾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大足做实做细扶残助残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3 11:05:10 浏览次数: 【字体:

“要是没有政府和残联的帮扶和支持,我的养殖场不可能这么快就发展起来,我们一家人也不可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季家镇龙塘村的肖春,虽然听力残疾四级,但确是一名成熟的“兔倌”。
  肖春在2019年10月注册了重庆市大足区春艳家兔养殖场,大足区残联根据养殖场规模补贴创业资金5万元。现在,肖春的养殖场年出笼商品兔近30000只,企业年产值约150万元。创业初成的他不忘回报社会,养殖场安置残疾人3人,民工5人,帮扶残疾人2户,日均工资110元。
  肖春的成功是典型,但不是个例。
  过去五年,大足区着力改善残疾人民生,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推动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渐增强。

“定制”服务
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无障碍改造政策太好了,确实解决了我们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为日常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日前,家住龙水镇大围村的61岁村民陈廷玉逢人便夸。
  陈廷玉小时候因病导致小腿残疾,至今行动不便。大足区残联了解情况后,为陈廷玉一家申请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根据她家具体情况和需求,为其改造厨房、厕所以及安装扶手等。
  近年来,大足区根据每一户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私人订制”,通过对卫生间、厨房、卧室等进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无障碍改造,并添置无障碍智能生活产品、康复辅助用品等,帮助他们消除或减少居家生活障碍,改善居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五年来,大足区逐户摸排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信息,对有需求的3028户“一户一残”“一户两残”低保家庭及“一户一残”建档立卡家庭,户户见面,确定受助贫困残疾人家庭2240户。为保证资金到位,大足区残联协调区财政局、区民政局等部门,整合资金1020万元,用于落实精准帮扶工作。同时,还“一户一策”定制精准帮扶方案,实施房屋治漏、院坝硬化、改厨改厕等项目。 
  为保障贫困残疾人住房安全,大足区实施贫困残疾人D级危房改造371户,统筹资金1111.5万元。其中,大足区残联补贴资金608.7万元,区民政局补贴资金212.7万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补贴资金120.6万元,区住房城乡建委补贴资金169.5万元。

设施建设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感谢你们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2021年1月,大足区残联肢残协会给经开区智能停车事业部送去一面题为“一心为民,保驾护航”的锦旗,代表经开区残疾群体对该事业部的关心爱护表示感谢。
  经开区开投集团智能停车事业部在停车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按全市相关文件规定的比例,在经开城区主要路段足额设置了22个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不但为经开区残疾群体出行带来了便利,还替他们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
  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专用车位有醒目的残疾人停放标志,分布在城区的各个主要路段的便利位置,给有三轮车、小车的残疾群体带来很多方便,而且还是全部免费,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残疾群体的关爱。
  经开区智能停车事业部业务主管唐勇表示,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他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件小事。这面锦旗,饱含了残疾群体对经开区智能停车事业部工作和肯定,今后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残疾朋友出行提供更便捷的停放服务。
  这只是大足区强化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大足区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为34700㎡的大足区残疾人康复、托养、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其建设规模和综合功能位居全市前列。其中残疾人康复中心面积10200㎡,投资4032万元。按照三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标准进行建设,采取公建民营方式与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康复中心设置大足郭昌毕骨伤科医院。2017年6月,大足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接受中残联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验收,相关工作得到好评。2017年9月已正式投入使用。残疾人托养中心建筑面积7583㎡,投资2673万元。龙岗老年养护院建筑面积17006㎡,投资5275万元。信息化特色项目残疾人康复、托养、养老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工作,多次迎来市内外有关单位前来交流学习。

分类施策
持续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日前,大足区残联到珠溪镇开展“上门”服务,给当地90余名残疾人上门评定残疾等级,登记残疾人档案,让他们不用出村(社区)就能申请到残疾人证并享受到相应权益保障。
  五年来,大足区核发第三代残疾人证3.8万余个,建立上门评残工作机制,办理残疾人证1000余个;开展违规持有残疾人证专项清理工作,注销90个残疾人证,重新评定245人,降低等级144人,坚决做到“应清尽清、应改尽改、应纠尽纠”。开展志愿者服务156场(次),服务残疾人6000余人(次)。
  五年来,大足区强化精准救助,投入资金1063万元,为0—17岁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服务1008人(1135人次)。投入资金5651.9万元,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37818人(次)、住院7045人(次)。投入资金400万元,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维护与适配服务12325人(次)。投入资金185万元,免费实施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1573例。投入资金90万元,完成市级标准化及规范化社区康复站及村(社区)康复室建设162个。投入资金41万元,开展村(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4657人(23178人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和履约服务率达80%以上。
  五年来,大足区强化教育帮扶,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融入区义务教育体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100%。全区有特教学校1所,5个校点开设有特教班。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在普通中小学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13个,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育质量。为788人(次)残疾学生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对1227人(次)特教校及特教班学生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36.8万元。1191人(次)农村残疾人参加区级实用技术培训。
  五年来,大足区强化政策扶持,投入资金207.6万元,打造残疾人创新创业基地。投入资金375.8万元,对124户从事种养殖业、服务业的残疾人进行创业扶持。建立帮扶基地5个,帮扶56名残疾人就业。安置残疾人就业2577人(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818万元。实现城乡新增986名残疾人就业。拓展就业创业渠道,为残疾人脱贫增收提供机会。五年来,大足区落实惠残政策,投入资金704.2万元,对27352人(次)1—2级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行补贴;投入资金573.3万元,对57746人(次)3—4级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进行补贴。投入资金124.4万元,为符合条件的49400余人(次)重度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3592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政府每人每年代缴100元。2000余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脱贫,2098名残疾人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9192名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实施“阳光家园”计划,5459人(次)残疾人享受托养政策。
  五年来,大足区强化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用,共募集到位资金807万元。投入资金138万元,免费为649名残疾老年人及残疾儿童进行口腔疾病治疗。投入资金3万元,为162名特教校及特教班学生购买保险。投入资金11万元,开展“联通智慧助残”公益活动,为残疾人量身定制专属的信息通讯和信息服务,受助对象337户。投入资金29万余元,购买电动轮椅、手动轮椅、便携式儿童轮椅926台,赠送给残疾人及贫困老年人。对474户残疾人家庭进行现场慰问,捐赠价值23万元的羽绒被。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如今,大足区的残疾人朋友们沐浴着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的新征程上,正与全区人民一道,为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记者 陈龙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