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双桥经开区图书馆终于纳入搬迁计划,今后市民将有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看着加紧建设中的双桥经开区图书馆,大足区人大代表、双桥经开区图书馆馆长郑学斌充满期待。
据了解,双桥经开区图书馆建设年代已久,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图书馆的功能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今年初的大足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郑学斌建议将该馆进行搬迁并提档升级。目前该建议已纳入大足区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办理建议,承办该建议的单位正在快速推进,届时双桥经开区图书馆将达到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
双桥经开区图书馆的提档升级是大足区人大代表倾听民声,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在大足,一张张选票、一件件建议议案、一场场专题询问的“三个一”背后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当地正广泛凝聚广大人民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
一张选票架起群众“连心桥”
“今天是大足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我将好好收藏这张选民证,当作珍贵的纪念。”2021年12月10日,101岁的老人唐世谷在家门口的流动投票箱投下自己庄严的一票。
流动投票箱是大足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保障公民选举权的一个缩影。针对部分选民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前往投票站参与投票的情况,大足各选区按规定提前进行登记,并设置流动票箱,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每到一户都细心向选民解释政策,指导如何填写选票,让他们也能行使自己的权利。
“我们通过宣传栏、公交站台、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宣讲队等多种形式,走进企业、学校、园区、村社、小区、网红景点打卡地广泛宣传民主选举,全面提高选民的知晓率和参选热情。”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龙孝峰说,全区27个镇街实现区人大代表选民参选率为86.15%,镇人大代表选民参选率为86.06%。
除了民主选举,大足区还积极引导群众深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一方面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先后建成代表之家28个、代表活动站243个、代表民情联络点65个,依托代表走访选民日、主任接待日等途径,畅通民意“直通车”。另一方面对群众关心的议题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调研、执法检查,采取年初听取报告、年中开展询问、年底跟踪追问的做法,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21年,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共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422件次,交办督办代表议案建议1308件,督促解决民工工资拖欠、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等问题。
“我们将持续引导区、镇人大代表学深吃透党代会精神,把区域发展目标与民情民意相结合,不断增强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知情议政能力,推动人大代表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说。
一件议案激活城市汽摩产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每一件代表议案建议背后都是当地群众的心声与期盼。
2021年12月22日,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以下简称“重汽博物馆”)正式开馆,作为重庆市首个三线建设历史博物馆,它的诞生源于大足区人大代表们的一份议案。
2017年,大足区二届人大代表童九英在走访中了解到,当年三线建设中的一个军工企业——原四川汽车制造厂曾在大足辉煌一时,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参加三线建设的老人居住于此。在他们眼中,大足不仅见证了中国重汽从无到有,三线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岁月,也孕育了厚重的重汽文化。
“老人们握着我的手说,这段历史应该被后人铭记,让重汽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既然民有所呼,作为人大代表就应有所应。”怀着这样的想法,童九英与另外9名大足区人大代表深入走访调研,并于2018年1月联名向大足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关于挖掘重汽文化·弘扬奉献精神的议案》,建设重汽博物馆成为该议案的重头戏。
在人大代表的持续关注下,大足区政府将重汽博物馆建设项目纳入全区重大民生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从培育发展汽车产业、策划建设重汽博物馆、把重汽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等6个方面办理议案。
据统计,2021年以来,大足区共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汽摩产业项目112个,正式合同额344.2亿元,开工、投产项目50余个。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开馆迎客,上万件展品展现了三线建设者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汽车文化融入城市公园、绿化带、道路建设,相关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
一场询问让政府部门“闭卷赶考”
“近几年我区专项债投入大,成效显著,请问申报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门槛和准入条件是什么?以及专项债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撬动作用?”
“通过前面有关部门的介绍,可以看出我区债券资金弥补了卫生、教育、交通等基础建设资金缺口,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我区如何建立健全政府债券‘借、用、管、还’监管机制?”
……
在大足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债券使用管理专题询问上,8位大足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向7个政府组成部门发问,10余个问题针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存疑的环节、重大敏感问题和社会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
这样“针锋相对”的场景每年在大足发生好几次。“我们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工作、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今年我们立足小切口,大民生,将创新开展城市公厕和农村中小学改厕工作、濑溪河实现‘岸上能看景、下河能游泳’2022年目标推进、全区2022年国有闲置资产盘活利用等专题询问,着力解决‘不愿问、不敢问’的问题,并限期听取相关单位办理情况汇报,进行满意度测评,一次不通过的,要求再次办理、再次报告。”王志说。
为加强科学有效的民主监督,大足区各级人大在听取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常规监督方式的基础上,将探索运用第三方评估、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等手段,形成配置科学、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监督网络。同时每年选择1—2个重要议题与周边区市人大的联动监督,助力健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区域协同监督制度,增强人大监督整体效能。
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2022年大足区探索实施区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区人代会期间,由人大代表对区政府提出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差额票决,通过票决的项目由政府实施,并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监督评价。同时探索建立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跟踪督办机制,在项目完成后跟踪测评1—2年,保障项目持续见效。
“我们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深化基层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助力大足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王志说。
通讯员 吕智 葛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