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无悔的奉献 不懈的追求 ——记大足区敬业奉献模范陈龙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08-16 10:20:18 浏览次数: 【字体:

d250831108ee4708b7afd759610f39e3.jpg

他的身影遍及27个镇街的村(社区)、工业园区的企业、大山深处3000米的矿场,用脚步丈量大足发展尺印;他平均每年采写稿件逾400件,策划新闻选题上百个,编辑新闻版面500个,每年审核签发记者稿件1000余件,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大足发展的每一个瞬间;2900多个日日夜夜,他栉风沐雨、早出晚归、甘于奉献,采写的新闻多次获市、区表彰……
  他叫陈龙,是大足区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他说,他的梦想,是成为像邵飘萍一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报人,用无悔的奉献、不懈的追求,讲好大足故事,传播大足好声音。
  写文先做人,陈龙始终把一颗爱心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他说,新闻单位是一个窗口行业、服务行业,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铁肩担道义”的崇高理想,更要有扶危济困的热心肠。一名好的党媒新闻工作者更是如此。
  2014年,智凤蜂农梁德广因为自家产的蜂蜜滞销致电编辑部,希望通过宣传报道,打开销路。
  陈龙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才刚刚到大足工作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并没有因为人生地不熟而推卸,而是勇于承担,将任务揽了下来,并很好地完成了采访。后来,他又为梁德广的事写了几篇后续报道,直到大足区供销合作社与他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彻底解决了滞销问题。
  像这样帮着滞销群众打开销路的宣传报道,陈龙在工作中的事例还有很多。在乡村的道路上,他将村民寻梦田园、逐浪乡间的幸福画面复原;在大山内部3500米,他把采矿工人的艰辛画面展现;在企业车间,他将企业自主创新、奋发有为的生动画面再现……
  转战“幕后”,面对每天繁重的编辑出版任务,凭着对新闻深深的热爱,陈龙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从不轻言放弃。
  编辑部的工作是“日入而作,日出而息,生活反常,乾坤颠倒”。也有人说他们是“夜猫子”,越到晚上越精神。因为陈龙知道:如果不将时效性强的新闻刊发出去,党和政府的声音就不能第一时间传播出去。所以,一旦当天有重要新闻,总是需要等到稿件来了之后再排版,甚至拆版重组也不怕麻烦。甘为他人做嫁衣,是陈龙这种新闻编辑甘于寂寞、默默付出的真实写照。熬夜,不但让身体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虽然如此,他依然无怨无悔。
  曾几何时,纯文字、说教式的新闻让受众感受到了“填鸭式”的传播,一度让区县党媒陷入了“传而不达”的困境。
  担任编辑后,陈龙充分利用报纸、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矩阵,打破了传统模式的“阅读”,新颖的传播形式不仅充分展示了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而且鼓舞了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因为敢闯敢干,陈龙也收获了不少市级、区级荣誉。面对荣誉,陈龙总是说,他只是大足新闻战线中的一员,尽了应尽职责,荣誉属于大足全体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继续坚持和热爱、坚守和传承下去,以萤火之光,为大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采访最后,陈龙坚定地说。

记者 王雨诗 李海

终审:韦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