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在足举行 川渝手足情 共话“遗产日” 陈一清徐晓勇幸军王毅王志廖文丽等出席 李六三发来视频祝贺

来源:大足网 发布时间:2022-06-13 15:46:1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足网讯(记者 陈龙 刘星 杨琢)6月11日,以“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在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举行,活动充分展示了川渝两地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营造了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展望川渝两地文旅融合发展的远大前景,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区政府区长徐晓勇,四川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幸军,四川乐山市副市长宋秋,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志,区政协主席廖文丽以及市管领导刘青青、龙东阁、杨桦、黎方银、谢晓鹏出席活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发来视频祝贺。大足区委副书记罗晓春主持。
  受区委书记陈一清委托,徐晓勇致辞。他首先代表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以及全区107万大足人民向前来参加活动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精美的石刻会说话,讲述着千年积淀的文化故事,诉说着千年传承的执着与坚守。近年来,大足始终坚持把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作为全区发展的“一号工程”,致力推动大足石刻走下崖壁、走向世界,焕发时代光彩。当前,我们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地、世界知名研究院,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相信此次活动将进一步促进大足石刻的保护、研究、利用、传承,增进川渝两地在石窟寺保护利用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实现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李六三在祝贺视频中向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川渝石窟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川渝石窟近年来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川渝石窟的保护利用工作正在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这也表明川渝石窟的价值研究、科技保护、展示利用在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中具备示范条件和推广价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是展现文物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对于推动文化更好地融合到现代生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必将产生重要引领效应。
  王毅在讲话中指出,川渝两地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在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先天的合作优势和深厚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川渝文博系统牢牢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携手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等建设,共同推动巴蜀考古重大研究等保护利用,博物馆陈列展览、交往交流日益紧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文物保护利用合作机制健全完善,川渝文博人合力开创出文物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用实际行动唱响“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下一步,我们将乘势而为,在新的起点上携手同心、踔厉奋发,共绘“一幅图”、共下“一盘棋”、共建“一张网”,共同讲好巴蜀文化故事,努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幸军在讲话中指出,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密切经济联系。近年来,川渝两地秉持“巴蜀 一家亲”的合作理念和“川渝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完善合作机制,推动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品牌,川渝文物保护利用合作走深走实,川渝协调联动发展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渐入佳境、前景广阔。我们将深入推动川渝文物保护利用全方位合作,展示文物科技保护成果,促进川渝石窟科技保护协作,深化主题宣传推介,共同守护好美丽的巴山蜀水,携手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必将让新时代川渝文物保护利用合作走进“新美景”,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谱写新篇章,助推加快形成特色双城经济圈、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为展示川渝两地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活化利用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川渝两地文物主管部门在活动开幕式上还对文物保护和利用优秀项目进行了颁奖,包括“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等。
  为实现引领区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的建设目标,川渝两地依托川渝石窟寺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资源,携手共进,开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新局面。重庆市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正式签订了《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联合授牌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联合授牌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
  为展示大足石刻在文物数字化建设和文化活化利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效,新建成的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启用,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举行首映,大足石刻文物医院也首次向公众亮相。
  为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订了《大足石刻保护与传播框架合作协议》。同时,为丰富活动内容,还在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临展厅举办了“圆融之境——李耘燕川渝石窟绘画作品展”,为观众带来石窟绘画艺术的新体验、新感受。
  开幕式结束后,川渝两地文物保护工作者走进大足多处中小石窟保护现场进行考察,交流探讨文物保护经验。
  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活动。

终审:罗怀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