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欣林:用弓笛宣传家乡
初见大足石刻,瞿欣林只有6岁,刚刚踏入区实验小学,让她印象深刻的除了千手观音,便是手持弓笛的吹笛女。
瞿欣林练习弓笛。
黑发高簇、长长的麻花辫披肩而下,吹笛女纤手着笛,偏着头,双目微闭,神情专注地横吹弓笛,独自陶醉在悠扬美妙的笛声之中……让瞿欣林着迷的不仅是吹笛女美丽的模样,还有她手中的乐器。
“我从来没见过那种乐器。”几年前的惊鸿一瞥,在瞿欣林的心上写下重重一笔。
再次与弓笛相遇已是她上三年级了。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乐器表演,这乐器就是弓笛。瞿欣林欣喜若狂,赶紧报了名。
“原是石壁上雕刻的样子,如今却成手中实实在在的乐器。”当瞿欣林第一次从老师手中拿到弓笛时,更是觉得既神奇又兴奋。
没兴奋几天,瞿欣林就被弓笛课难倒了,“一开始,吹出来的声音是破响破响的。”
每周3节弓笛课,一个月以后,瞿欣林才找到感觉,“吹出了调。”
找到感觉的瞿欣林快马加鞭,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训练自己的基本功。
“吹颤音最难。”瞿欣林说,她的无名指不太灵敏,颤音掌握得不好,她就天天练。有时候练完放下弓笛,她的无名指还停不下,控制不住地抖。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刻苦练习,瞿欣林成功入选弓笛表演队。两年多来,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如今能用弓笛熟练吹奏10首以上的曲目。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她想用这首曲子祝福祖国,也希望用手中的弓笛,宣传美丽的家乡。
记者:李东 陈柯男 张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