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大足新闻>详细内容

望城春晓 母城龙岗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6 09:59:44 浏览次数: 【字体:

濑溪河龙岗段。

濑溪河龙岗段。

观音岩村梨树王。

观音岩村梨树王。

丁家坡洋芋。

丁家坡洋芋。  

  登临北山,极目远望,林壑秀美,山脊绵延,横亘如巨龙,所以北山古名为龙岗山,北山所在地龙岗街道便因这龙岗山而得名。

  龙岗是大足“母城”,大足于公元758年置县,龙岗为县治,晚唐至宋代为昌州治,晚唐一度成为昌州都督府治地。

  昌州刺史韦君靖在北山修建军事堡垒——永昌寨,开创北山石刻。北山石刻与永昌寨、北塔、南山石刻、南塔等文化遗存交相辉映,共同赋予了龙岗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足母亲河——濑溪河从南北山之间穿插而过,“两山夹一水”的态势造就了龙岗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大足古八景,龙岗有五景,自古以来颇得文人墨客的青睐。清代大足知县张澍游南山时有诗盛赞:“夹路松声涌翠涛,丛皇秀色上霜袍。”

  上世纪80年代,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北山后,挥毫题字“望城春晓”。

  “老家·观音岩”农旅综合体拥有“五个千年”(千年古驿道、千年写字崖、千年桃李园、千年梨树林、千年宝林寺)独特资源,是“主城1小时最佳赏花地”,观音岩村是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立足文化旅游优势,龙岗街道传承历史文脉,以石为魂,以文兴城,文城融合,深度融入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全力做靓大足会客美堂。美 石 韦君靖首创北山石刻

  韦君靖,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唐昭宗大顺、景福年间任使持节都督昌州诸军事(节度使),即地方军政长官。

  公元892年,在黄巢农民军起义影响下,天下大乱。昌州近邻狼烟四起,内忧外患。西川节度王建与东川、兴元、凤翔守军剑拔弩张。谨守臣节、忠于唐室的韦君靖便招募义军,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雄踞昌州自保。

  韦君靖的队伍兵足粮丰,先后参与当时巴蜀地区著名的“三川之战”,屡建战功,被封为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使。此时,韦君靖便寻思建立一个稳固的军事基地,并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在北山修建自己的军事堡垒——永昌寨。

  《大足县志》记载:“永昌寨周围28里,城堡2000余间,敌楼100余所,什伍其名,城寨合一,实为唐寨之罕见。”

  为了护佑军队取得胜利,韦君靖还请来工匠,在寨内开凿唐代的军事保护神——毗沙门天王石刻造像,这也拉开了北山石刻造像的序幕。

  韦君靖以雄厚的实力和精心的防范部署,使延续数年之久的东西川争战未能波及昌州,大足避免了兵祸涂炭,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其后,北山石刻经当地官吏、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经五代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历时250年方具现存规模。

  北山石刻包括佛湾、观音坡、佛耳岩、营盘坡、北塔五处,共计370窟,造像近万尊,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佛湾造像最为集中、精美、规模最大,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有“唐宋石刻陈列馆”之誉,也因观音造像众多、极富特色,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

  第136号转轮经藏窟历来备受称道。这是一个高4.05米、宽4.1米、深6.79米的平顶长方形洞窟。窟内造像是一佛八菩萨为主的题材组合,共20余尊,各具特色。其中,文殊、普贤、玉印观音、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等八菩萨的组合形式,在石窟艺术殿堂中可谓是独一无二。造像既有雕塑本身应有的体、面关系,又有宋代绘画中熟练运用的“线条”,有机地融合了婉约温柔之美和崇高庄严之美,显示出了独特的民族雕塑风格特色,真实地展现了宋代的审美理想。有专家称,这窟造像是中国宋代石窟艺术巅峰之作。

  雕凿于唐末的观无量寿佛经变像则因其刻工精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该窟共有造像578尊、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为“净土”盛景,下部雕刻“三品九生”及“未生怨”故事,左右沿凿“十六观”。

  此外,北山石刻保存有众多的碑刻题记,《古文孝经碑》被历史学家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在学术上有很高的价值。

  同样位于龙岗境内的南山石刻造像在宋代四川道教造像中具有代表性,是道教演变史的重要资料。美 塔 冯揖认母捐塔

  北山之巅,矗立着一座历经800余年的古塔。登塔而上,可见群峦耸翠,悬岩凌空,整个大足城尽收眼底。

  这座古塔便是多宝塔,亦称白塔、北塔,与北山佛湾摩崖造像遥相对应,高达33米,建于岩石之上,形若腰鼓,为八角形密檐楼阁式砖塔。最为奇特的是,古塔浓缩了大足石刻的精髓,在塔身内外雕刻了120多龛与塔同时的、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造像,其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在5万余尊大足石窟造像中独此一处,尤为珍贵。

  关于多宝塔的修建年代、经过以及塔的级数等,都曾留下一些疑惑。在大足民间,多宝塔也称为报恩塔,来源于宋人冯揖认母捐塔的真实故事。

  冯揖幼年丧父,贫困交加中的母亲把他寄养到邻家,忍痛出走,从此沓无音信。冯揖成年后,非常想念母亲,派人四处打听其下落,但都没有结果。在冯揖的一次生日宴会上,一位双目失明、白发苍苍的乞丐老太婆站在门外乞讨,并对门童叹息道:“今天也是我儿的生日。”机灵的门童立刻将话带给冯揖,此话正好触动了冯揖心事,便将老太婆请回府内。交谈中,老太婆说自己儿子的后背有一块胎记,冯揖立刻宽衣,发现后背的胎记位置、大小与老太婆所说一致,原来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他苦苦寻找的母亲。此后,冯揖尽心侍候,并请名医治好了母亲的眼疾,母亲得以重见光明。为感恩世间善事,冯揖便出钱修建了报恩塔第六层,后改称多宝塔,再后来因立于北山之上,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北塔。

  北塔自古便是大足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早在明清时期,此地便以“白塔悬岩”一名名列“大足古八景”之一。所以,历来造访者也不绝如缕。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署理大足知县的张澍在《登多宝塔记》中不由说道:“回视浮图顶,如在空虚际也。”

  值得一提的是,大足古八景中的石坛夜月、白塔悬岩、南山翠屏、西池嘉莲、海棠香国均在龙岗境内。如今,在龙岗街道的景观桥,仍能看到大足古八景的描述。美 地 观音岩来了“90后”村官

  23日一大早,龙岗街道观音岩村综治专干吴川像往常一样,从家里出发到村办公室上班。

  2019年大学毕业后,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出生于1996年、从观音岩村走出去的男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普通的村干部。

  “村里宝贝多,建设美丽乡村大有可为。”聊起村里的发展,吴川打开了话匣子。

  吴川口中的宝贝之一,便是村里庙儿坡山头上20多棵成百上千年的梨树,有一棵千年梨树,年产梨子5000斤。此外,观音岩村还有1500多亩世代沿袭种植的千年桃李园、通向四川内江的千年古驿道、文化厚重的千年写字崖、香火旺盛的千年宝林寺。

  依托“五个千年”独特资源,“老家·观音岩”项目响亮提出。该项目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桃李产业为切入点,以创新“三变”改革为抓手,在原住民生活区域以乡思、乡愁、乡野、乡情为规划理念,呈现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老家风情,把“老家·观音岩”打造成定位独特、农旅融合的aaaa级景区和田园综合体。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李子2000亩、桃树300亩、蔬菜500亩、杨梅100亩、富葛100亩的产业规模。

  由于老家·观音岩距大足城区不到5公里,距重庆主城车程1小时,每年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漫山遍野的李花总会吸引上万游客前来观赏,从而成为了“主城1小时最佳赏花地”。我区也在花开时节举办春风桃李文化旅游节,从2017年起连续举办了6届,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

  吴川的家位于观音岩村5组的一制高点,屋旁一池碧水犹如一面明镜,将蓝天、白云、梨树倒映其中,梨花盛开时,许多人慕名而来,拍照留念、远眺休憩。吴川家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村工作的热爱,吴川毅然回到村里,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吴川发现,李子园“旅游热”后,李子却面临着“滞销难”。每当看到一颗颗李子烂在林子里,吴川就感到十分痛心,为此,他鼓励村民们通过电商渠道打开李子销路。

  一边做好村里的党建、综治等日常工作,一边琢磨着如何做优桃李产业、做好文旅融合。两年多来,吴川凭着踏实肯干、热心为民获得了村两委和群众的认可。在吴川看来,这仅仅是个开始,奔走在脚下这片热路上,他乐此不疲。

美 食 王淑华和丁家坡洋芋

  在重庆,很多区县餐桌上或小吃摊边,都有洋芋的身影:洋芋丝、洋芋块、土豆泥、狼牙土豆……把洋芋切成薄片,煮熟,凉拌着吃,却不多见,而这种吃法在大足甚是流行。

  龙岗街道的丁家坡巷,便是洋芋一条街、丁家坡洋芋的诞生地。

  今年62岁的王淑华是最早售卖丁家坡洋芋的摊贩之一,她家卖的洋芋片香脆爽口、色泽红亮,最为出名。

  上世纪80年代,王淑华与丈夫郭宝华结婚。婚后,王淑华主内,负责做家务、带小孩,郭宝华主外,负责挣钱养家。可令全家人没有想到的是,1990年,郭宝华所在的企业倒闭,全家人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收入。为了维持生计,王淑华也开始在外打拼,卖起了洋芋片,夫妻二人分工协作,王淑华负责在外面销售,丈夫在家里负责采购洋芋,供应洋芋片,每天早上5点过,他们就得起床备菜。

  选用上等食材、精准拿捏火候、精心调制佐料,这是王淑华制作洋芋片的高标准。因此,她家的洋芋片因爽脆、香辣而迅速成了周边学校学生们最喜爱的小吃。

  生意好了,在丁家坡巷、步行街,售卖丁家坡洋芋的摊位也越来越多,不仅小学生爱吃,年轻人也十分钟爱。

  为适应食客口味,王淑华的洋芋摊还相继推出了洋芋块、豆腐皮等凉拌小吃,同样深受食客喜爱。

  从事了多年洋芋片生意,王淑华的经验更足,她更加注重对食材的精细选取、对味道的精心调试……2013年,王淑华家的丁家坡洋芋获得了“2013年大足十大名菜点”荣誉称号。

  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速发展,丁家坡洋芋开启线上销售模式,订单不断。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经营规模的大小、销售方式的不同,集香、辣、脆、鲜于一体的丁家坡洋芋始终被大足人定义为小吃中独一无二的美味。许多外地人来到大足也必吃丁家坡洋芋,“不吃丁家坡洋芋就等于没到过大足”的说法不胫而走。

  如今,在重庆主城区及周边区县的小吃街,都能看到丁家坡洋芋的身影。不过,大足人还是喜欢坐在丁家坡的巷道里,点上一盘洋芋片,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谈天说地,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儿时的记忆。(本版文图由龙岗街道提供)


终审:陈咏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友情链接:

大足网服务 | 大足简介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2013-2021 txdzw Co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杨廷端(重庆名豪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党政办公中心 邮编:402360

渝ICP备1300712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