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的遗憾
医护人员询问王丽的身体状况。记者陈安林摄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区医护人员冲锋在抗疫最前线,为全区人民撑起疫情防控“安全伞”。
王丽是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一名护士,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急性阑尾炎,晕倒在抗疫“战场”。
“这一次,没能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到最后,我感到很遗憾!”病榻上的王丽告诉记者。
每一次有急难险重任务,只要组织一声号召,王丽都会积极报名。“我们人手紧缺,王丽平时工作任劳任怨,一有任务下派都会积极响应。”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何汉琴说。
而前几次,王丽都未能奔赴前线。“我们护士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事情,所以这次在外做核酸检测就是自愿报名,在下班期间进行。”
这一次,家门口出现疫情,王丽再次请缨。当天,王丽凌晨12:00结束中夜班,在家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就立刻前往蓝湖国际临时核酸采样点。
从家前往临时核酸采样点的途中,王丽感觉腹部有些许不适,但并未太过在意。为了能在“战场”有充分的体力,王丽勉强喝下了几口牛奶,立即穿上防护服投身工作。
“我们当时的临时核酸采样点有6个采样台,要为小区内3000余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王丽回忆道。
手部消毒、撕开包装、采集分泌物……在不断重复的核酸检测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丽的腹部疼痛也逐渐加重。
10时,第一批核酸采集样本开始送往医院。“只剩2个小时,坚持到午休,吃点药应该就好了。”王丽依旧咬牙坚持。
但是,越来越剧烈的疼痛,分散了王丽的注意力。防护罩内,豆大的汗珠弥漫了整张脸,头晕眼花的王丽逐渐失去意识,因体力不支倒在了座椅上。
一旁的同事见状,立刻起身把王丽扶到一边,帮她换下防护服,紧急送往医院。最后,王丽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当时,王丽的肚子已经疼痛到肌肉紧张,摸上去硬得像块木板。”送王丽前往医院的同事说。
前来看望王丽的内分泌科主任吴绮楠说:“阑尾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蔓延至整个腹腔,引起严重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这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腹部有强烈的压痛感,腹壁也就开始硬如板状。”
目前,王丽正在积极配合治疗。“希望疫情可以早日散去,也希望我的身体争气点,早点恢复,尽快返回岗位!”她说。本报记者陈安林余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