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传承文化 营销大足
“东西南北相邀,天下大足相见,美好愿景人间,不觉已是千年……”阳春三月,诗情画意,一曲禅意绵长的《相遇大足》在大足传唱。这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人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邱正伦专门为大足区政协组织开展的“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之诗意大足桃李芬芳委员传承文化活动”所作的诗歌,吸引了各地诗人的目光,区政协邀请知名诗人为大足作诗,并将其谱曲,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
200多年前,清代大足知县李徳用“八景诗”推广大足;200多年后,诗词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大足人的喜爱。在“诗意大足桃李芬芳”委员传承文化活动中,就收到了《大足忆旧》《说与佛陀》《在天籁村的隔壁》等数十篇优美的诗作。为了真正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生生不息,区政协顺势而为,在3月24日召开的区政协三届六次主席会上,将“重庆市大足区政协书画院”更名为“重庆市大足区政协诗书画院”,以期更多诗作,让诗歌在大足土地上显示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在“诗意大足桃李芬芳”委员传承文化活动中,区政协以界别、委室为纽带,联动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中心、重庆市艺术美学协会、大足诗词学会以及各镇街参与,通过线下拍摄,线上视频宣传的方式,向社会展示了以桃李等美好春景为载体的诗意大足。诗歌、舞美、汉服、师生、美食等元素,把大足的诗歌文化、海棠文化、春色美景以及“桃李”的延伸意义融入活动之中,助力提升大足良好的旅游形象。
区政协用图文和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6个宣传专题片,推出樱桃花、李花、桃花、油菜花、海棠花、石刻游等6条游览精品路线的游览图文视频,发布5条图文视频,制作云相册照片1千余张,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上发布,吸引游客前来大足旅游参观。同时开展的“诗意大足桃李芬芳”抖音话题活动,收到参与作品215个,产生浏览量3117.4万,活动总计曝光量4000万以上。虽是一场线上活动,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全方位把大足“海棠文化”“诗意文化”宣传到位,让更多人感受属于大足的“诗意”韵味。
通讯员 冯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